他的眼睛裡再看不出一絲異樣,自然到顧嵐衣差點覺得他是不是選擇性失憶了。
但顯然沒有。
溫子昱轉頭看向那個還站在原地的小男孩,問:“你還要回去嗎?”
男孩躊躇地看他,“可以不回嗎?”
“當然可以,你可以選擇跟著我,但是要跟阿竹一樣做事幹活。”
男孩不知道阿竹是誰,但還是連忙答應下來,“可以的,我可以幹活,我不想回去了。”
溫子昱微微頷首,示意他跟上來。
他把帶來的飯菜放在城口計程車兵營裡,此時還冒著熱氣。
顧嵐衣幾口熱飯下肚,這才覺得自己好像重新活過來一樣。
男孩原本名叫阿㛏,還真是一個看一眼就知道其母是什麼心思的字啊。
顧嵐衣嘆了口氣,男孩立馬訕訕地放下筆,他只會自己的名字,是母親教了好幾遍要他一定記住不能寫錯的。
溫子昱接過紙,慢條斯理地撕碎。
“你以後跟著我,就換個名字吧,這個字跟我犯衝。”
男孩連忙表示自己沒有意見,生怕因為名字被主子丟下。
溫子昱看他,說:“你以後就叫阿尚吧。”
尚,上也。——《廣雅》
顧嵐衣拿筷子的手一頓,抬眼看他。
這個名字,他倒是有心了……
平城饑荒越來越嚴重,難民們難以安置,這件事漸漸成了皇城百姓討論的一大重點,朝堂上更甚。
“臣以為應當儘快將難民遣返回平城,圍在皇城外日久恐會生亂。”工部尚書奏上。
這時一個長身而立的身影突然上前,“陛下,臣以為不妥。”
女子身著淡黃色蟒袍,目光如炬,言辭鑿鑿,正是原著的女主,太女溫文。
顧嵐衣想起自己的男主弟弟,顧墨溫文,這名字倒是挺般配,一文一墨,原作者為了cp感真是下足功夫了。
溫晁出聲:“哦?文兒有何想法?”
溫文抬頭,說:
“饑荒在前,平城百姓難以維持生計,貿然遣返只會引起暴動,不若免去平城稅賦,在平城內設棚,日日布粥,引難民自行回城。”
溫晁斟酌幾許,然後露出一個欣慰的笑容,“文兒所言有理,此舉既緩解了皇城壓力,又解決了平城問題,賞百兩!”
堂下大臣相顧無言,都知道陛下是個寵女狂魔,這點子平平無奇,哪裡值得上賞。
但陛下樂意捧著太女,他們做臣子的哪能反駁,只得紛紛違心誇讚起太女的英明神武。
溫文在眾多讚賞中面不改色,再一次開口,“百姓捱餓,臣怎能受這獎賞。臣在此以身作則,以此百兩作為善款,用作設棚施粥,望我大錦萬安。”
這話一出,溫晁瞬間笑開了顏,直贊太女慷慨大義。
“太女如此知禮愛民,是我大錦之幸,臣願意捐款白銀五十兩。”
“太女英明,陛下聖明!臣願捐款七十兩。”
各大臣紛紛稱讚,並表示自己也願意捐款,生怕被陛下當作狹隘之輩。
顧嵐衣也隨大流捐了五十兩,不是她不願意多捐,實在是真窮啊!
她堂堂漠北將軍,發的那點軍餉全部用作軍隊開銷了,顧家的錢是不可能給她一文的。
所以這五十兩捐完,她和溫子昱可能接下來幾個月都要勒緊褲腰帶過了……
想想還格外心酸,沒想到將軍也要愁生計,說出去真是讓人笑掉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