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上就是韓良現在在陝東道大行臺充任的職位相當。
益州行臺被撤以後,就遷任到了別處。
如今又輾轉調回了齊王府。
“我父親將漕運的權柄分出了一部分給我,調你過來也是為了幫我督官漕運的,你應該知道吧?”
李元吉笑著又問。
武士逸再次重重的點頭。
李元吉笑著又道:“那我們府上的漕運事宜,就交給你和武士讓去督管了。至於武士稜嘛,你以前幹什麼,現在還幹什麼就好了。”
武士逸和武士讓下意識的側頭看向了武士稜。
武士稜此前充任的是司農少卿,被調到齊王府以後,可就沒辦法再充任司農少卿了。
畢竟,齊王府可沒有跟司農有關的衙門,也沒有相應的官爵。
“我會先給你掛一個河北道大行臺民部侍郎的官職,方便你行事。”
李元吉知道其中的門道,又補充了一句。
民部也就是以後的戶部。
在李治坐朝的時候,為了避諱他老子李世民的名字,所以將民部改為了戶部。
民部侍郎的官職不低,不過武士稜如今爵封宣城縣公,放在這個位置上剛剛好。
前隋的時候,裴矩就以聞喜縣公的爵位,出任民部侍郎。
武士稜向李元吉深深一禮,“多謝殿下厚愛。”
頓了一下,武士稜又遲疑著道:“但臣還是喜歡操持農事。”
在司農寺待久了的人,整日裡跟農事打交道,已經習慣了操持農事。
所以武士稜會說出這種話,完全在李元吉的意料之中。
畢竟,搞研究的人,絕大多數都很純粹,也很直白。
李元吉點點頭道:“那九龍潭山下的萬畝良田,以後就交給你操持了。不過千萬不能傷到了遷移到此處的百姓。”
武士稜先是一愣,然後一臉喜色的重重點頭。
武士逸和武士讓明顯想說點什麼。
顯然是覺得武士稜這個兄長有點上不了檯面。
人家都已經開始抬舉你了,你還一個勁的要去土裡刨富貴,你這不是賤嗎?
但顯然,武士稜有自己的想法,他或許覺得在土裡拋富貴,會更純粹,會吃著更踏實,享受的更理直氣壯。
“你們可以下去了吧。”
李元吉簡單的交代完以後,就開始擺擺手送客了。
武士逸趕忙道:“殿下,臣和臣的弟弟幫殿下操持漕運,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麼?”
李元吉瞥了武士逸一眼,“確保我府上的船隻在漕運上暢通無阻。確保漕運兩岸的百姓,在幫船隻透過一些不易通行的河道時候的工錢。確保那些跟在我府上船隻後面混個便利的船隻,及時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