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並不是強佔了李靖和李大亮已經到手的功勞,而是先一步奪取了李靖和李大亮即將到手的功勞。
即將到手,跟沒到手,沒區別。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絕對沒有‘你有必勝的把握,別人就得等你’這一說。
只要你沒有擊潰敵人,別人就有插手的餘地。
李靖和李大亮可以埋怨蘇定方不地道,也可以上書彈劾蘇定方惡意爭功。
但他們沒辦法說蘇定方這麼做不對,更沒辦法說蘇定方已經到手的功勞是他們的。
李靖作為一個沙場上的宿將,又是一個彪炳史冊的人物,不會不知道這一點。
既然知道,還找李孝恭幫他出頭。
那就有點……人品堪憂。
李元吉有心將李靖納入麾下,李靖要是人品堪憂的話,對他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孝恭哼了一聲道:“他的性子傲著呢,可不會請我幫他出頭,不然他也不至於到現在還是一個統領著三千兵馬的小將。”
李元吉眉宇一展,不是李靖就好,不然他就得重新考慮,如何安置李靖了。
“既然不是李靖,那是誰?誰會這麼好心,幫李靖叫屈?”
李元吉疑問。
他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桉,只是沒往外說。
李孝恭也沒藏著掖著,大大方方的道:“李大亮。”
李元吉點了點頭,臉上並沒有太多變化,因為這個答桉在他意料之中。
李元吉當即將實情跟李孝恭講了一遍。
李孝恭聽完以後,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你說的是真的?”
李孝恭沉聲問。
李元吉從身側的一堆文書中,取出了蘇定方和李秀寧的信,遞給了李孝恭。
裡面只有關於宣城之戰的內容。
李孝恭拿過了信,仔細翻閱了一番後,臉色更加難看了。
蘇定方的話,他可以不信,但李秀寧的話,他不能不信。
李秀寧作為此次征討東南道的主帥,在這種事情上,是不能有偏駁的,不然會影響她的威信。
“李大亮這是要拿我當刀子使?”
李孝恭咬著牙喝問。
李元吉並沒有發表什麼見解。
在這種事情上,李孝恭偏聽偏信之下,難免會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但是瞭解清楚了事情的始末以後,肯定會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所以不需要他多說什麼。
李孝恭放下信,仰起頭道:“此事我會給你一個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