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在瞭解清楚了羅士信為何對王玄策另眼相看以後,注意到了羅士信言語中的不同。
羅士信毫不猶豫的笑道:“文臣們不是有句話,叫做得英才而教之嗎?王玄策是個好胚子,我想教他。”
李元吉沉吟了一下,認真的道:“你這一身本領,來之不易。你要傳下去,要好好想清楚。”
羅士信的一身本領,雖然有一部分是家傳的,但是更多的是他從張須陀等一眾宿將身上學來,經過了多年的生死磨礪,最終融會貫通,化作了自己的東西。
所以羅士信要將本領傳出來,李元吉必須提醒羅士信考慮清楚。
“臣已經考慮清楚了。”
羅士信一臉坦然的笑著。
李元吉遲疑了一下,又道:“你這一身本領,是你用血換來的,你要傳給後輩,也要好好看看,後輩能不能揹負起你這一腔熱血。”
羅士信臉上的笑容變得更坦然,更燦爛了,“臣把一腔的熱血流乾了,就是不願意再讓後輩流血,更不願意讓後輩像是臣一樣,揹負太多的東西。”
李元吉深深的看了羅士信一眼,“看來你是心意已決?”
羅士信毫不猶豫的點頭。
李元吉感慨著道:“我過幾日讓王孺人帶上拜師禮,去你府上正式拜師。我會讓王孺人告戒王玄策,好好的孝順你,不然我打斷他的腿。”
羅士信爽朗的笑道:“那臣就在府上,靜等王玄策拜師了。”
李元吉點點頭,道:“我記得你府上的陳夫人已經懷上了?”
羅士信笑著勐點頭。
他快三十了,府上才有人懷上,確實不容易。
“若是男子,便讓他入潭山文館,若是女子,便讓她跟著王妃吧。”
李元吉緩緩的說。
羅士信臉上的笑容一僵,認真的道:“殿下,臣收王玄策入門,可不是為了這些。”
李元吉沒好氣的喝斥道:“你以為我說這些,是給你的回報?我是在給令兒、絮兒找夫婿,給承業找王妃呢。”
羅士信臉色一變,“這如何使得?”
他府上的陳夫人,只是姬妾。
誕下的子女乃是庶出,可不好給縣主做夫,也不好給郡王做妃。
李元吉破口大罵道:“那你倒是多多耕耘啊。不然我囡囡嫁給誰去?崽崽又娶誰去?”
聯姻是封建王朝的特色,而最適合聯姻的物件,自然是門當戶對。
若是門不當、戶不對,那就以‘自己人’優先。
比如李淵就喜歡將女兒許配給重臣的兒子,歷史上李世民也喜歡將女兒許配給重臣的兒子。
不是因為重臣的兒子有多好。
而是藉此給了重臣一個保障。
你只要忠心耿耿、不遺餘力的為我做事,我保你幾代興旺。
李元吉身為皇族,兒女們自然避免不了聯姻的命運。
與其被李淵亂配,不如從小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