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也不可能在突厥及及可危的時候,什麼態度也沒有,一直幹看著。
這樁大事就是,突厥的薛延陀部、回紇部等諸部,不滿頡利的統治,也不堪大唐給予他們的高壓,在臨近月底的時候,叛出了突厥,逃往了西突厥。
他們一口氣帶走了突厥近二十萬帳的族人,數百萬的牛羊和馬匹,以及四十多萬的奴隸。
一下子削弱了頡利部足足三成半的實力。
這可以說是突厥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叛逃。
也是東突厥強大以後,第一次出現叛逃事件。
以前都是西突厥的人往東突厥逃,現在終於出現了東突厥的人往西突厥逃的事情了。
由此可見,現如今東突厥的生存環境,還不如生存環境惡劣的西突厥呢。
這也側面的證明了突厥內部一分為二,並且連番征戰了兩年,給突厥內部造成了巨大的重創。
大唐此次出兵征討突厥,也給了突厥極大的壓力。
據說頡利知道了此事以後,差點氣的吐血而亡,並且不顧大唐正在征討突厥的戰事,執意派遣了其字欲谷率領十萬兵馬,前去追擊。
頡利如今的實力本就不如大唐多亦,如今被削弱了三成半,又派遣了十萬兵馬去追擊叛徒。
頡利還拿什麼跟大唐打?!
“這……這……這……”
李世民在看完了從前線遞回來的情報以後,這這這了半天,愣是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饒是他見多識廣,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也沒見過,沒經歷過這種場面。
大敵當前,國破山河之際,不思報效國家,不思以身許國,反而帶著國內大量的精銳,大量的人口,以及大量的資源逃了。
這種操作,堪比衣冠南渡啊。
有五胡亂華,衣冠南渡這種例子在前,突厥人還這麼搞。
果然是沒文化,真可怕啊。
李元吉笑著感慨道:“雖然叛逃的晚了一些,也恰到好處了一些,但怎麼看怎麼讓人啼笑皆非啊。”
突厥的薛延陀、回紇等部早不逃,晚不逃,偏偏挑這個時候逃,這已經不是割頡利大動脈了,這是在頡利心口上紮了一刀。
頡利,乃至頡利所統御的突厥諸部,如果此次不亡,那簡直是沒有天理啊。
“什麼晚了一些?”
李世民不解的問。
當然是薛延陀和回紇叛逃的時間晚了啊。
歷史上他們可是武德九年就叛逃出突厥的,而現在已經過了武德九年了。
不過,這話李元吉沒辦法跟李世民說,只能應付道:“沒什麼……你說這下蘇尼失總該表態了吧?”
李世民愣了愣道:“你是說,蘇尼失之所以遲遲不肯表態,就是在等這件事發生,他知道這件事會發生?”
李元吉點頭道:“如果他不知道這件事會發生的話,那麼在此之前他為何遲遲不肯表態呢?二哥總不會以為他真的犯了蠢吧?”
李世民就像是沒聽到最後一句話一樣,繼續說道:“看來突厥內部早就橫生間隙,我們此次征討突厥,反倒成了一個導火索。”
如果突厥內部沒有橫生間隙的話,蘇尼失又怎麼可能提前知道薛延陀和回紇等部要叛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