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他來說就是一件很憋屈的事情。
畢竟,讓他一個常勝將軍放著勝仗不能打,眼睜睜的看著功勞在眼前晃盪也不能撿,只能跟敵人對持,或者示敵以弱,他會很憋屈的。
再加上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他打起仗來,會有一種被人關在籠子裡打仗的感覺。
這種仗對他這種胸中有韜略的人來講,就是一種折磨。
這也是很多將帥之才跟其他將帥之才尿不到一個壺裡的原因所在。
畢竟,能做雞頭的情況下,誰願意做一個沒頭沒鬧,只能跟著人家的腦袋和身軀瞎晃的鳳尾?
不能有半點主見不說,還得處處受制於人。
雖說鳳尾遠比雞頭要漂亮,可漂亮這種外在的東西,是那些胸中沒有韜略的、心中沒有大志向的人喜歡的東西。
但凡是胸中有韜略的,心中有大志向的,都不可能喜歡這種華而不實的外在的東西。
所以,蘇定方這一場仗註定要打的很憋屈,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有笑的非常牽強。
李元吉也沒有安慰,而是欣慰的點了一下頭道:“你知道就好,那就先下去準備吧。先讓突地稽和踏實力部給大賀氏一個教訓,逼迫大賀氏退回營州以北,給蘇尼失和梁師都一點壓力,也讓梁洛仁看看我們的實力。”
簡而言之就是嚇唬嚇唬蘇尼失和梁師都,順便也嚇唬一下樑洛仁,讓他們都知道,大唐有隨時兵臨他們都城、王帳的實力,他們是繼續跟大唐作對,還是向大唐投誠,他們自己掂量著辦。
蘇定方也不需要人安慰,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
他也是戰場上的宿將了,懂得花無百日紅的道理,也懂得戰場上從來沒有誰能一枝獨秀的道理,所以他也懂得如何給李靖做綠葉。
“臣遵命,只是如此一來,很容易將蘇尼失和梁師都逼到一起去,讓他們攜起手來對付我們。”
蘇定方在接下了命令以後,遲疑著說。
李元吉看向蘇定方,疑問道:“你是想讓他們保持現狀,甚至想挑撥他們反目成仇,然後再逐個擊破?”
蘇定方話裡的意思明顯不是害怕蘇尼失和梁師都攜手,而是希望蘇尼失和梁師都繼續保持現狀,又或者翻臉成仇。
如此一來,他的想法也就不難猜了。
蘇定方點著頭道:“逐個擊破的話,我僅需要三萬兵馬就能達成擊潰他們的目的,可是他們攜手在一起的話,我們最少得五到六萬精兵,外加三萬府兵。
如此一來我們的投入就大了,損耗也就大了。”
打仗這種事情,並不是說兵馬越多越好。
具體的得看情況。
當敵人有十萬兵馬的時候,你也的準備十萬兵馬,才能保證自己不處在下風,你要是準備二十萬兵馬的話,那你就處在了上風。
從氣勢上能壓倒敵人。
但相應的,你所要承擔的錢糧,以及戰損也就大了。
本來是一萬對一萬的戰事,戰敗了以後你可能損失三千到四千人馬。
但如果你投入兩萬兵力,戰敗以後你所遭受的損失可能會超過四千,達到六七千之多。
所以大規模的投入兵力,戰勝了還好說,戰敗了所需要承擔的戰損會成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