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李元吉看向李神通、李孝恭等一眾武臣道:“你們都是沙場上的宿將,你們應該知道,瞭解清楚敵人的所有情況以後,打起仗來會有多順手,多容易。”
李神通、李孝恭等人遲疑了一下,齊齊點頭。
在兩軍對戰的時候,誰更瞭解敵人,誰的勝算就更大,即便是兵力上有所懸殊,瞭解敵人的一方,也能透過各種手段去消磨敵人的兵力,又或者根據敵人的各種優缺點,制定出不利於敵人的謀略,迫使敵人用最不擅長的戰法,在最不利於他們的地方跟自己作戰。
所以瞭解清楚敵人所有的狀況,對戰爭的幫助真的很大。
很多能力一般,卻能屢獲戰功的武將,就是在斥候方面下了大功夫,透過斥候瞭解清楚了敵人的所有狀況,然後對陣下藥,斬獲戰功的。
很多能力出眾,並且功勳卓著的武將,偶爾出現失誤,或者重大的戰損,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沒了解清楚敵人的所有的狀況,被敵人給打了個措手不及的。
所以,但凡是有點成就的武將,都知道了解清楚敵人所有狀況的好處。
李元吉繼續道:“如果我們瞭解清楚了突厥的一切,瞭解清楚了吐谷渾的一切,在征討他們的時候,你們是不是能極大的降低戰損?”
李神通、李孝恭等人幾乎毫不猶豫的點頭。
那是肯定的了。
都把敵人瞭解清楚了,根據敵人的優缺點去跟敵人打,肯定能降低戰損了。
而且這個降低的幅度還會非常大。
李元吉又問道:“那麼這個降低的戰損如果是一萬人,甚至更多的話,那你們說給突厥這些東西值不值?”
值!
很值!
太值了!
如果僅僅是用一些鐵鍋、布匹就能換回上萬,甚至數萬將士的性命的話,那簡直就是賺翻了。
畢竟,大唐如今的丁口就那麼多,在篩選了再篩選以後,能幫大唐征戰的非常有限。
而這些有限的丁口裡面,能征善戰的就更少了。
所以用少量的物資去擴大大唐征討突厥和吐谷渾時的優勢,降低能征善戰的將士的損耗,絕對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李神通等人一下子就被說服了,他們不需要細細的去分析,就已經知道了大唐在這件事中的收穫遠遠大於收穫。
但李綱等人不這麼認為。
李綱眼看著李神通等人輕而易舉的就被說服了,趕忙道:“殿下,話雖如此,可被突厥訛詐,終究是有損……”
“損什麼?什麼也沒損!”
不等李綱把話說完,李神通就挺起的胸膛大喊。
等李綱看向李神通,想要聲討李神通的時候,李神通就開始講起了自己對這件事的新理解,“我大唐身為突厥的宗主國,在俘獲了突厥十數萬奴隸以後,突厥人跑過來哭訴,給突厥一些賞賜,全當是補償,安撫一下突厥人怎麼了?”
李綱被李神通這話懟的是瞠目結舌。
不帶這麼不要臉的,明明是被訛詐了,你怎麼可以說的這麼清新脫俗?!
“淮安王,你也說我大唐的十數萬突厥奴隸是俘獲的,那我大唐為什麼要給突厥補償?難道他們侵犯我大唐,被我大唐俘虜了,充作了俘虜,是我大唐的不是不成?”
裴矩見李綱被李神通的不要臉給驚住了,忍不住開口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