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更加堅定的道:“我說不行就不行!”
李秀寧微微皺眉道:“你不至於為了個名字,跟父親起衝突吧?你應該知道,父親從登基的那一刻,就口含天憲了。
他所賜的一切,不容更改。
不然會影響他的威信。
你要是為了個名字跟父親起衝突,父親一定會跟你翻臉的。”
李元吉認真的道:“那我就先把大哥和我二哥掛起來,再把我自己掛起來。”
到時候李淵不就範也不行。
就李淵那個兒子奴的性格,到時候別說改名字了,就是指著孫子說是孫女,他也幹得出來。
李秀寧驚愕的道:“要不要鬧的這麼大,就因為一個名字?”
李元吉堅定的點頭。
李秀寧認認真真的思量道:“難道這個名字有什麼特殊的寓意?李煜,李煜,也沒什麼特別的啊?
再說了,煜是照耀的意思。
父親是希望你的兒子長大以後能像是太陽一樣照耀大唐。
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名字啊。
怎麼你就不喜歡呢?”
李元吉沒辦法跟李秀寧解釋‘李煜’這個名字到底意味著什麼,尤其是放在了李唐宗室,意味著什麼。
所以就固執的道:“反正我就是不喜歡,父親如果非要用魚字音為我兒子起名的話,那就用瑜好了。似那周公瑾一樣,做一個美玉一般的人也挺好的。”
李秀寧總覺得李元吉在藏著掖著,但又找不到證據戳破李元吉的心思,所以就只能聽之任之了,“那我回頭跟父親說說,你可千萬不要跟父親起衝突,更不許亂來。”
李秀寧說到最後,端起了姐姐的架子,警告了起來。
李元吉直言道:“只要你能讓父親給我兒子改個名字,我就不亂來。”
當然了,叫李承鸞或者李承獎也不行,這兩個名字也不吉利。
會被伯父卡察卡察的。
李秀寧長出了一口氣道:“那就好,那我這就去給父親寫信。”
說著,李秀寧就急匆匆的跑去給李淵寫信了。
明顯是怕李元吉真的把李建成和李世民掛起來。
她才制止了三個兄弟自相殘殺,她可不希望這件事再起波瀾。
李秀寧一走,李元吉不由自主的就開始幻想起了兒子和女兒們,一時間也沒心情管理其他的事情了。
還好,劉弘基、蘇定方、李神符、李孝恭,以及坐鎮懷安的李神通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
所以他即便是什麼也不做,大唐的征程依然沒有停止。
一月二十三,慶州外的敵情終於明朗了,蘇尼失真的是頡利的好侄子,也是一個沒有野心的好臣子,他居然沒有趁機向頡利發難,而是在跟蘇定方大戰一場後,就護送著頡利逃往了定襄。
定襄其實是頡利賜給楊政道立國的都城。
在楊政道逃到了突厥,想要藉助突厥的力量復國的時候,頡利就想效彷處羅,扶持楊政道,所以就將定襄,以及定襄附近的一大片疆域賜給了楊政道做立國的資本。
結果楊政道在定襄築好城,並且築好皇宮以後,頡利看著皇宮遠比他的金狼帳富麗堂皇,比他的金狼帳好了不止一百倍,於是就非常無恥的將定襄給佔了。
充作了突厥的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