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元吉不認為李世民所說的就是真相。
頡利麾下兵強馬壯,即使經過了昨日的衝殺,也沒有損傷太多人,還不至於讓頡利肉痛的後退。
所以頡利之所以會退兵,明顯是因為蘇定方、羅士信、殷開山等人率援軍到了的原因。
如今大唐在此處的兵馬超過了突厥,頡利從兵力佔優變成了劣勢。
在慶州這種千溝萬壑眾多的地方,又不適合頡利麾下的騎兵發揮實力,所以再在白馬川畔跟大唐鏖戰,突厥肯定會輸多贏少。
所以頡利才會果斷的選擇退兵。
李世民將這一切歸咎到了自己頭上,李元吉也沒多做解釋,更沒有謙遜,昨日的一戰對大唐的將士們應該有所激勵,如今正是士氣上升的時候,不適合說一些謙遜的話,或者喪氣的話消磨士氣。
很多時候,軍中計程車氣就是靠著說大話,靠著將許多人的功勞歸咎到一個人頭上提起來的。
所以在碰到這種事的時候,默不作聲才是最好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李元吉在問李世民,也在問蘇定方。
雖說現在的蘇定方比起李世民還欠了許多火候,但蘇定方再怎麼說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統帥型人物。
所以得多多倚重,讓蘇定方多露露臉,以後委以重任也容易一些,不會遇到那麼多阻礙。
“如今我們兵多將廣,自然是堂堂正正的跟突厥人一戰。”
蘇定方也察覺到了這是李元吉在找機會給他露臉,所以沒等李世民開口,就率先開口了。
李元吉看向李世民道:“二哥以為呢?”
李世民繞有深意的看了蘇定方一眼,有些吃味的道:“蘇定方說的在理,如今我們兵力佔優,又越戰越勇,反倒是頡利由優轉劣,又越戰越頹。
所以我們應該乘勝追擊,跟頡利堂堂正正的較量一番。”
侯君集忍不住在一旁插話道:“就怕頡利知道自己處在劣勢,不敢跟我們一戰,反而在懷安城內龜縮下去。”
蘇定方擲地有聲的道:“那就強攻懷安城,讓頡利看看,論攻城,他跟我們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侯君集瞥了蘇定方一眼,沒有再多言。
如今他得到了重用,此前有獲得了不少的斬獲,如果要強攻懷安城的話,必然會讓他獨領一支兵馬。
如果他能在所有人面前,破開懷安城,打的頡利狼狽鼠竄的話,那他不僅能謀一個侯的爵位,還能謀一個國侯。
如果能像是謝叔方一樣,斬突厥一柄狼頭纛回來的話,那麼縣公也指日可待。
所以對蘇定方這種建議,他沒什麼好阻止的,甚至他還不介意在有人阻止的時候,幫蘇定方一把。
只不過,有李世民這位大專家認可蘇定方話在前,蘇定方後面的話就沒人反對了。
大家都覺得強攻懷安城,教一教頡利如何攻城,給頡利一個教訓十分可行。
李元吉當即拍板道:“好,那就整頓兵馬,明日兵進懷安,跟頡利堂堂正正的打一場,讓頡利知道知道,他可以打我大唐,我大唐亦能打他!”
李元吉說到最後的時候,聲音不由自主的拔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