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終究還是被說服了,因為他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辛辛苦苦打出來的偌大的江山毀於一旦,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楊政道站在李氏所有人的骸骨上覆國。
所以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道:“眼下馬嶺之圍既然已經解了,那就調侯君集北上,匯同我們一起征討白馬和華池兩縣,然後兵進懷安。”
】
頡利在懷安坐鎮,又只派了少量的兵馬有兒子疊羅支領著南下,再加上他派遣了大量的兵馬去了綏州,正在企圖開啟第二道進出大唐的門戶,那就說明短時間內他不會大舉南下。
所以將頡利派下來的少量兵馬擊潰,並且兵進懷安,不會受到太多的阻攔。
“那我們最終要在懷安跟頡利一戰?”
李元吉見李世民被說服了,並且開始做進一步的部署,猜測到李世民的用意以後,忍不住問。
李世民斜著眼,心不甘情不願的道:“這是頡利選的,又不是我們選的,你問我做什麼。”
李元吉碰了個軟釘子,現在又需要李世民幫他出力,所以就沒有還嘴,只是若有所思的道:“那我們這些兵馬,再加上從長安城內調來的十二衛兵馬,夠嗎?”
李世民哼哼著道:“兵馬是夠了,但是領兵的人卻不夠。”
秦王府的一眾武將,如今不是廢了,就是被圈禁著,亦或者被盯著,沒幾個能用的了。
朝廷的一眾武將,如今絕大多數被派去了河北道和太原府,齊王府的武將也是如此。
原太子宮裡根本就沒有幾個能用的武將,所以這裡的近四萬人馬,加上十二衛的數萬兵馬,兵馬是夠了,但沒有足夠的先鋒將軍。
總不能指望那幾個掛著十二衛大將軍名頭,卻沒有多少能力的王叔和王兄們上戰場吧?
那樣的話,還不如讓他們麾下的左右將軍和校尉們代替他們呢。
“我不是說了嘛,我可以為先鋒,另外侯君集也可以獨領一支大軍,宇文寶也堪一用。”
李元吉盯著李世民道。
李世民譏笑道:“宇文寶,也堪一用?呵!”
李元吉從李世民的神情和言語中感受到了濃濃的譏諷,可惜宇文寶感受不到,不過,就算宇文寶也感受到了,也不會還嘴,更不會為自己辯解。
宇文寶的極限就是領兵守一個關口,又或者是處理一些不用動腦子的戰事。
讓他去領兵跟突厥人正面抗衡,他根本做不到,因為他不懂軍陣上的協調和變化。
而正面戰場上,最考驗的就是這個。
“既然我們已經決定了將突厥人攔在慶州,不讓突厥人繼續南下了,那麼留守在長安城的謝叔方就能調過來,留守在函谷關的權旭也能調過來。”
李元吉盯著李世民繼續道。
李世民愣了愣,又點頭又搖頭的道:“謝叔方此人倒可一用,但是權旭嘛,我不太瞭解,聽他的堂兄說,他是有些能耐,但我從沒有見他施展過。
所以我不會把這麼重要的戰事交到他手裡的。”
用人就得了解,不瞭解的人即便是能耐再大也不用,這似乎很符合上位者用人的特點,但李元吉總覺得李世民這麼說沒有這麼簡單,當即盯著李世民沒好氣的道:“所以你到底想用誰?”
李世民既然覺得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那說明李世民心裡已經有人人選。
果然,聽到這話,李世民毫不猶豫的就開口道:“不如調宇文士及、長孫順德他們過來吧?如果可以的話,將輔機和玄齡也一併調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