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牛進達已經出去半個月了,才走到晉州,必須催一催。
雖說突厥人上一次在葦澤關吃了個大虧,這一次不一定會派遣重兵攻打葦澤關,但葦澤關仍舊是大唐抵禦突厥的一道重要的門戶。
要是出了問題,突厥人輕而易舉就能攻破大唐的放線,在大唐內部肆虐,所以必須得趕在突厥人來臨之前把該做的都做好,加強防備。
「派人去催一催,讓牛秀儘快趕往葦澤關,輔佐何藩仁布防。同時傳令給闞稜,讓他趕去葦澤關協助何藩仁守關。」
李元吉在思量了一下後,果斷下令。
如今陝東道已經被屈突通和李承乾招撫的差不多了,除了跳出來幾個不自量力的,並沒有鬧出什麼大動靜,所以已經不需要闞稜繼續防著了。
闞稜距離葦澤關又近,也沒有糧草拖慢形成,讓他去葦澤關幫忙,也能為葦澤關增添一助力。
同時也能幫忙盯著何藩仁和牛秀。
「臣遵命,臣馬上差人去辦。」
李神通應允了一聲,差人下去傳令。
秦瓊藉著這個空擋,神情複雜的道:「殿下,既然突厥人已經來了,那趙州的戰事是不是該結束了?」
趙州的戰事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了,趙州已經被打爛了,死在趙州的兵馬、強盜、百姓已經超過五萬之數了。
李元吉的各種目的都達到了,突厥人也來了,秦瓊覺得趙州的戰事該結束了。
再打下去,李世民分散在都畿道各處的兵力,以及重要的人員,恐怕就死的差不多了。
秦瓊不在乎那些重要人員的生死,哪怕那裡面有他昔日的同僚,亦或者一同作戰的同袍。
他在乎的是那些無辜將士的生死。
那些人雖說造了大唐的反,可他們卻是因為忠於大唐才造的反,不該死傷無數。
雖說他們忠於的是李世民,不是李元吉,可李元吉既然已經穩居了上風,並且已經逐漸的將他們掌握在手中了,那就不該多造殺伐。
「此事我會告知蘇定方的,你無需多管。」
什麼時候結束,李元吉心裡有數,所以不需要秦瓊多問。
在秦瓊看來,趙州的戰事該結束了,但是在他看來,趙州的戰事還差那麼一點點。
雖說趙州已經被打爛了,都畿道不忠的人也已經被梟首,趙州李氏也已經成了過去式,但趙州李氏的殘餘還在河北道的其他幾家豪門奔走。
這幾家豪門會不會在趙州李氏的遊說下下場,什麼時候下場,誰也不知道,所以必須再看一看。
此次大唐動用的兵馬數量巨大,耗費自然也巨大。
僅憑著國庫裡的那點錢糧難以支撐,加上交州運來的糧食也杯水車薪。
從趙州李氏劫掠來的錢糧也僅夠河北道和太原府兩地戰場的將士們人吃馬嚼的,關中戰場上所需的錢糧仍舊不知道在那裡。
所以其他幾家豪門若是願意下場的話,就可以打擊一波,將代價轉移出去。
關中戰場所需的錢糧,相信聲名赫赫的五姓七望湊一湊還是能湊出來的。
原本,從趙州李氏劫掠來的錢糧是夠的,畢竟趙州李氏數百年來積累的財富相當龐大,支撐一場大型的戰事還是遊刃有餘的。
只是趙州李氏的財富中,錢財更多,糧食僅夠一處戰場所需。
各地的豪門在知道了突厥人即將來犯的時候,瘋狂的收糧囤糧,如今糧價已經漲到了一個尋常人吃不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