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是君王對妻子的一種愛稱。
毫無疑問,李淵口中的梓潼必然是已故的太穆皇后。
李淵能將已故的太穆皇后的配飾賜給尹德妃,足可見對尹德妃有多寵愛。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被尹德妃背叛以後,才會發這麼大的火。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愛之深,恨之切’吧。
不過李淵沒有一劍砍下尹德妃的腦袋,著實讓李元吉挺意外的。
按理來說,李淵一個君王被戴了綠帽子,不殺的人頭滾滾的,根本不可能,不手刃了‘惡首’,根本不符合他馬上皇帝的身份。
但李淵就是沒殺,似乎不打算親自動手殺任何人。
大概是覺得親自動手,一劍瞭解的涉事者,太便宜他們了,所以準備用更嚴酷、更殘忍的手段對付他們。
比如……烹刑。
如果李淵真動用了烹刑,真的讓人將烹熟了的尹德妃等人喂李建成吃下去的話,那李元吉覺得,李淵在他心裡的印象分會大打折扣。
一個君王,可以行殺伐之道,也可以殺的人頭滾滾。
但要是以滅絕了人性的刑法處置人的話,那麼這個君王就算不上是什麼仁君。
李元吉也清楚,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戴綠帽子的是李淵,又不是他。
李淵要如何處置‘惡首’,他還沒資格說三道四。
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李淵做出了滅絕人性的事情以後,在心裡鄙夷李淵。
一切在李淵丟下寶劍,說出了那句極度厭惡的話以後,似乎都結束了。
但熟知歷史的李元吉知道,一切並沒有結束。
如果一切就此結束了的話,那麼歷史上的李建成,絕不可能逼得李世民不得不率領幾百人倉促的發動政變。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李世民是不可能帶著幾百人去面對東宮的三千長林,以及李藝秘密的送給李建成的勐士。
也不可能帶著幾百人去面對齊王府的兩千甲士,以及宮裡的數千備身。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道理,李世民絕對懂。
如果時間、條件皆允許的話,李世民絕對會以更多的人手,更多的兵馬,去發動政變。
所以李建成不會因為給李淵戴了綠帽子這件事情就這麼草草的收場。
在李淵發現了李建成給他戴了綠帽子,沒有第一時間殺了李建成的情況下,李建成就等於是逃脫了必死之局。
剩下的,就得看他手底下的那些屬官,以及堅決的擁護嫡長子繼承製的那些老臣怎麼做了。
李元吉原以為,那些老臣即便是要幫李建成走出危局,也得等到李淵的氣消了,解開了太極宮的封鎖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