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在杜伏威再三懇求下,‘逼不得已’,最終收繳了杜伏威東南道大行臺尚書令一職。
同時下令讓陳叔達和李道宗大慶過後,帶人趕往東南道,接管東南道的一切。
為了表示對杜伏威的‘厚愛’,以及對杜伏威恭順且識趣的獎賞,李淵賜了杜伏威劍履上殿的‘榮譽’,還賜了杜伏威劍班、鼓吹等儀仗,加了一撥杜伏威的封戶。
最後腦袋一熱,還賜了杜伏威‘恕一死’的特權。
即便是李建成、裴寂等人再三阻攔,李淵還是堅持了己見。
因為在李淵看來,杜伏威以這種方式徹底的向他臣服,跟那些帶著兵馬、帶著地盤來投的人,功勞是一樣的。
最重要的是,杜伏威在他最高興的時候,向他表示徹底的臣服,算是喜上加喜。
所以他絲毫沒有吝嗇他的賞賜。
自此,武德朝除了太原元謀功臣外,第一個擁有‘恕一死’特權的人誕生了。
李淵許出的這個‘恕一死’的特權,還是很堅挺的。
因為直到現在,李淵許下的‘恕一死’的特權中的一眾人,還沒有一個人被殺。
被李淵以謀反罪處死的劉文靜,並不在此列。
因為劉文靜、裴寂、李世民三個人,是大唐唯三的‘恕二死’的人。
杜伏威婉拒了李淵的諸多賞賜,只接受了‘恕一死’的特權。
李淵對此顯得更高興了。
因為杜伏威太識趣了。
識趣到不需要他開口,杜伏威就能把事情辦到他心裡想的地步。
劍履上殿還好,劍班等一系列的儀仗,目前只有他兒子有。
他內心深處,還是不怎麼希望有人跟他兒子享受同等的待遇。
“李卿深得朕心啊。”
李淵當著一眾文武的面,狠狠的誇讚了一番杜伏威,然後帶著一眾文武,開始群魔亂舞。
李淵開心的不得了,一眾文武也很開心,李世民差點就笑出聲了。
他正愁向李藝‘開炮’的理由不夠呢,杜伏威就給他送了一條理由出來。
大唐內部,該爬平,不該爬平的,差不多都爬平了,壓力就給到了李藝。
在杜伏威徹底向大唐臣服了以後,李藝一個人遙懸在幽州做藩王,就顯得很扎眼了。
於是乎,在李淵大慶了數日,歡樂的氣氛開始漸漸消散的時候,十六衛將軍中的另外一位右武衛將軍張士貴,向李藝‘開炮’。
張士貴倒是沒有明目張膽的彈劾李藝,因為李藝名義上是他的上官,明目張膽的彈劾李藝,那就是以下克上,對他以後的仕途不利。
他只是向李淵上了一道奏疏,細數了一下右武衛中存在的一切紕漏。
劉弘基就順勢彈劾了右武衛上下,直言右武衛的大將軍,以及將軍,對右武衛督管不利,以至於右武衛難堪大任,還淨出狂妄之徒。
劉弘基對右武衛的絕大多數彈劾,李淵沒放在心上。
但是對劉弘基所說的右武衛淨出狂妄之徒,上心了。
因為劉弘基雖然沒有明說,但李淵卻很清楚劉弘基口中的狂妄之徒是誰。
那就是王君廓。
王君廓被李元吉給宰了,李淵卻沒有懲罰李元吉。
雖然朝堂上的人都清楚李淵為何沒懲罰李元吉,但是百姓們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