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此時蔡邕已換上便服來到大廳,他瞧周瑜盯著公字相當得入神,於是默默走到周瑜的身旁後,說
“不知周公子,為何一直盯著這公字。”
“這公字看是簡單,但蘊含深廣的道理,一字便可代表天下,可惜大多數的人都對這公蘊含的大道,識而不見,聽而不聞,導致天下大亂,諸侯並起。”
“想不到周公子小小年紀,就瞭解這麼深邃的大道,的確現今天下王公貴族心裡最缺乏的就是這個公字。”
“蔡大人也感同身受。”
“我的心裡曾經是缺乏這公字,做出傷害小女的事,不過周公子就有所不同,我看過我的弟子顧雍寫給我的信,信中有提起你和孫策上浮槎山剿賊,能出來幫朝廷除去禍亂確實是不簡單。”
“我那時只是受人之託,才出兵剿賊?”
“能做到到這種地步已經不簡單,想想當初我若沒阻止你和琰兒交往,你會好好的照顧琰兒嗎?”
蔡邕提出的問題就像是一根針,深深扎進周瑜的心裡。
周瑜有些六神無主的回
“此事攸關令女的名節,請蔡大人容許在下拒絕回答這一個假設。”
“哎呀!我的老糊塗病又犯了,請周公子見諒!”
此時蔡邕心裡相當感慨
“想不到我的私心弄巧成拙,要是當初沒有急著將琰兒嫁到衛家,琰兒現在也不用守寡。以前認為是周瑜配不上琰兒,現在卻是琰兒配不上週瑜。
琰兒,爹沒有勇氣開口讓周瑜接納妳,請原諒我這沒用的爹,有些事不是能回頭了,爹保證會再找人照顧妳。”
這時侍童端了茶水來到大廳,放到茶几上,周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後,說
“蔡大人好像心事重重,好像有事想要跟我說?”
“我的確是有事要說!”
“是不是關於家父的死!”
“難道訊息沒有送到你那裡。”
“沒有,我也是昨日才從別人口中得知。”
“這次的賊人已被伏法,還望周公子見諒!”
“想不到家父為朝廷鞠躬卻換來這樣的下場。”
“那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我想去拜訪伯父後就回揚州。”
“原來是這樣,城外不平靜,不過城內還算安全,再來幾天可能會下雨,還請周公子留意一下,最好是避開大雨。”
“謝謝蔡大人提醒?”
“我看你對那個字畫有興趣,要不這幅字畫送給你。”
“蔡大人的字畫千金難買,我是何德何能得到這幅字畫。”
“我覺得你有這個資格?”
“蔡大人別說笑了!”
“真了,不過先等等,我還要再補充一個字。來啊!取我墨寶!”
蔡邕取下的字畫後,侍童把沾滿墨水的毛筆遞給蔡邕後,蔡邕在下方寫了一個
“瑾”字後,說
“周公子應該知道這字的用意!”
“瑾所代表的是美玉,亦喻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