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永漢元年(公元189年)九月二十五日午正(12:00)時,一名官員騎著馬來到舒城裡周府外,下馬來到門前敲門呼喊
“有人在嗎?”
府內的家僕聽到後馬上出來接洽。
官員當面告訴家僕
“我這有重要的信要給周瑜,需要親手交到他手上,請問他在嗎?”
僕人回
“少爺在府上,我這就去通知他!”
僕人跑進府裡四處尋找周瑜,終於在偏聽找到正在用午膳的周瑜。周瑜得知有官員來找他之後,放下碗筷起身來到門外,見到門外的官員。
官員打量眼前的周瑜後說
“你是周瑜?”
周瑜回
“正是!”
“好,我這有一封信給你!”官員確認周瑜身分後,馬上從行囊中取出一卷封籤的書卷遞給了周瑜,就急忙離開。
此時的周瑜還不知道書卷裡的內容是什麼,當移除封籤開啟書卷一看後,信中的內容
“周瑜侄兒!吾乃周忠,字嘉謀,是汝之伯父。寫信告知,永漢元年,秋,九月,庚寅日,夜裡,雒陽周府大火,府上族人無一倖免。是故,吾授與汝,六代族之代表。族上物產,任汝調配,免送雒陽,望汝能領好族內一切,讓吾族能延續下去。以此信為憑,我族周氏,不得有意,違者流放之。”
原本已是心煩意亂的周瑜,看到信裡的內容後,心裡更是蒙上一層陰影。自從周瑜把洛陽的家人接回舒城後,周瑜只能先把家人安置在周尚的莊園,自己則是獨自處理周道的後事。
周瑜找來匠人在周氏宗族所屬的墳場上,修一座新墓後,把周道的棺槨安葬在此處,之後周瑜想在城裡的一處空地上,建置屬於自己莊園,周暉在得知此事後,正時缺錢的他直接向周瑜兜售出周府,於是周瑜就以合理的價格獲得周府的所有權。
周瑜在完全擁有周府後,馬上聘了二十名僕人,主要是讓這些人負責打理周府上下一切雜務,待一切就緒後,周瑜馬上去到周尚的府上,欲將家人接來周府供養,才發現他的母親周夫人生了重病,他的大嫂已回吳郡孃家,而他的侄子周峻則是被託付給周尚夫妻倆照料,倍感無奈的周瑜,只能先將重病的周夫人接回來周府養病。
此時看完書信的周瑜,即刻跑到周尚的莊園,來到大廳找上週尚後,將書信給周尚看後,周尚的面容感到驚恐,向周瑜說
“瑜兒!這該怎麼辦?”
周瑜回
“我們要肩負起整個家族的責任,已經無法再獨善其身,現在要做的事就是找張縣令,將舒城管理權還給他,讓縣衙搬回舒城。還要再請他幫我弄一份到洛陽過所。”
“讓張縣令回來管理舒城,我可以理解,但你為何要去洛陽。”
“這場大火絕非是意外,如今我身為族長,理應去洛陽瞭解狀況,萬一是有人所為,我定要幫死去的氏族子弟討回公道。”
“你這樣做,實在是太亂來。要是這場火災真了是人為,你爹和你周忠伯父會跟他們討這公道?”
“即便是場意外,身為族長的我,理應要去處理死去族人的身後事,這才是我身為族長現在該做的事。”
“好吧!在你去洛陽前,我們要先聚集城裡的周家旁系代表,向他們宣佈你為族長,信上內容表示,族內所得錢糧任由你調派,不用再送往洛陽。”
“只是我和這些周家旁系代表早就互看不順眼,他們真的會上繳給我錢糧嗎?”
“如今有書信為憑,他們不得不從,況且你在舒縣還有一定的勢力在,他們再傻也不會跟你作對。”
“難啊!這些人都被周暉壓榨過,否則周暉荊襄連弩是從何而來,那一把可是要三萬錢以上,只有王公貴族才買了起,那個敗家子一買就買了兩百八十把。”
“這可是要八百四十萬錢,為何你會知道荊襄連弩要三萬錢以上。”
“因為我認識那位賣家,所以也跟著買了一把,想說可以仿造來賣,沒想到拆開後構造精細複雜,於是便放棄,況且這連弩只有五十步內才俱有殺傷力,不適合用在戰場上。”
“那我們要如何出錢供養周暉留下的七百多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