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歲數一大記性就差。”白哈達笑了笑接著介紹,“孟國忠和劉萍家住市裡。這位叫袁振富,是小姑娘袁月亮的爸爸,那位叫安七十七,是孩子的姥爺……”
袁振富與孟國忠握手而笑,“謝謝”二字已經不知道重複多少遍了。
白哈達說:得感謝孟國忠夫妻倆啊,是他們發現了月亮,還特意給送了過來。
袁振富再次與孟國忠握手,還是不住地說著感謝。
孟國忠不好意思地說:不用客氣,孩子走丟了我們給送回來,很正常嘛。都是當父母的,一樣的心情,不用謝的。
…………
悲劇的開端,喜劇的結尾。原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孟國忠當天閒著無事,就和妻子劉萍帶著女兒孟靜——小名鈴鈴——到匯演現場轉轉,“撿”到袁月亮純屬意外收穫,嚴格意義上講應該說是鈴鈴把月亮引過來的。
開始兩人在一起玩兒,孟國忠和劉萍沒有在意,以為那個小女孩兒的家長就在附近。
烏蘭牧騎文藝匯演結束人群開始退潮般散去,孟國忠抱起女兒,一家三口往回走,都走出好長一段路了,才發現女兒不時衝著身後笑,兩人回頭一看,還是那個漂亮的小姑娘。當時近前的人不少,二人仍然以為會有大人跟著便沒在意。又走了一會兒,再回頭髮現那個小姑娘還跟在身後,而且她的身邊沒有大人,這才停了下來。
鈴鈴從爸爸的懷裡掙脫下地,向月亮跑過去,拉起她的手,兩人非常親密。女孩的眼裡溢滿淚水,多少有些恐懼的神情。孟、劉兩人很是驚訝,忙問她姓啥叫啥跟誰出來的,月亮這時才知道害怕,嚇得嚶嚶地哭,什麼也不說,鈴鈴替她回答說“她叫月亮”。再問家住在哪兒,她只是重複著“家在月牙河、家在月牙河……”
孟國忠、劉萍夫妻二人意識的問題嚴重了,趕緊帶著女兒孟靜,送袁月亮回到演出現場。可是,人幾乎是散盡了,在戲臺附近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有人來找孩子。
為人父母,兩人當然理解月亮家人此時的心情,還不得急瘋啊?於是,不敢耽擱,孟國忠和劉萍趕緊按照“家在月牙河”的重要提示,趕到了月牙河村部。
孟國忠對月牙河村並不陌生,因為,孫德厚老師一家就住在這裡。只是這些年來往不多了,不像父親在時常有走動。但是,這層關係孟國忠沒有說。
寶貝兒心尖兒“失而復得,”袁振富一家人非常感激,熱情邀請孟國忠三口人到家裡坐坐。袁月亮一聽,沒等大人起身拉起鈴鈴就往外跑,邊跑邊說“鈴鈴,去我家玩兒”。一屋子人都被孩子的舉動逗樂了,剛才的擔心和緊張也都煙消雲散。
“等等我!”從人群裡突然鑽出來的阿爾斯楞把“木頭寶刀”扔給爺爺,跟著追了上去。
…………
或許是因為“緣”,或許是因為“夢”,一次“丟人”事件將兩家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
從此,袁振富與孟國忠成了好朋友,兩家處得像親戚一樣。
…………
孔雀屏草原又到了草茂花豔的時節。鮑家牧點上,羊已經發展到幾十只了,而且都是“草原細毛羊”,全家人付出巨大的代價,實現了養殖品種改良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