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聚攏來的鄉親們就哈哈大笑。有表示祝賀的,有表達不捨的,還有覺得惋惜的……
“活字典”格根說到做到,家沒搬、心沒走,經常回來。於是,只要格根一回到月牙河,大家不約而同在閒暇時間又聚到他家。
這天,袁振富帶著其其格來湊熱鬧。屋裡滿是人,但北炕還只有格根自己,“規矩”是不能破的,這一點大家都懂。
一些小孩子擠不進屋,就站在院子裡,趴著窗臺往裡看。
“活字典”來了興致,答應可以給大家說一段兒。掌聲馬上就響起來了,小孩子們開始歡呼起來。
格根環視了一下四周,腦袋只是轉了一圈兒,就明確了主題,定下來今天要說什麼了。
“啪”,醒木一拍,故事即來。
格根清了清嗓子,說道:今天,來的人之中孩子比較多。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
說到這兒,格根與袁振富的目光相對了一下,袁振富點點頭。
“但事事都得隨緣分,要不怎麼說千里有緣來相會、對面無緣不相逢呢。該來的終究會來,莫著急,或許此時正在來的路上呢……”
短短几句話,別人不明白,袁振富和其其格卻聽進了心裡,兩人的臉竟然微微紅了。
格根捋著山羊鬍嘿嘿一笑,說:言歸正傳,我今天要講一段關於小孩子的故事。在講之前,我先問一個問題——條件說清嘍,這個問題只有小孩子來回答,大人就別跟著搶了——問題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的東吳三軍統帥是誰?
“周瑜周公謹!”窗外的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
“答對了!好樣的!當然,整個火燒赤壁的故事中,還有黃蓋甘受苦肉計、龐統巧獻連環計、諸葛亮智借東風等等等等,這些以前都講過,今天我就不說了。下面,再問一個問題,周瑜當水軍都督時,年齡有多大?”
“我知道——十三歲!”這一次是阿來夫搶先回答上來了。
沒搶到的李三福有些垂頭喪氣,喊了聲:此言甚善,正合吾意!
“狗屁!”有幾個孩子同時開口取笑二人。
眾人大笑。
“啪”,又是一聲醒木響,“活字典”格根口若懸河地說出一段“慣口”:
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一個“正”字參朋比。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十二歲有宰相之才。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拜為水軍都督,統帶千軍萬馬,執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權。施苦肉、獻連環,借東風、燒戰船,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喪命江南。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得算小孩子中之魁首——
“好!”叫好聲、掌聲又響了起來。
“活字典”頓了頓,微微一笑時山羊鬍子跟著直顫抖,接著說道:我的意思是——勸君莫笑少年郎,勸君莫欺少年窮。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此為嶽武穆《滿江紅》詞句也!奉勸世人珍惜時光、勤奮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