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是一座鐘樓,因為地面上有一口一人多高的鐘。
柯明德遠遠的就看見了它,加快腳步走了過來。
這是一座四方的石亭,四根一人合抱粗細的石柱支撐起四角尖頂,四角飛起,分別雕刻著四隻異獸,頂上雙角,頷下有須,頸部有鬃,身形如馬,作奔騰狀。
亭子通體為石構成,皎白細膩,在月光下顯出一種朦朧的光輝,四根柱子上面刻著藤蔓一般的花紋,簡約大方,十分美麗。
柯明德放下揹包,取出手電筒照亮這些花紋,才發現還有許多被風沙磨滅的圖案,藉著燈光才勉強看清。
他走到鍾前,仔細觀察。鍾扣在地上,顏色黑青,上面陰刻著許多圖案,上部刻著四個圓形,朝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圓的周圍是放射狀的線條,裡面是一個大致是人形的輪廓,四個圓裡的小人各不相同,有的有角,有的有翼。柯明德猜測這些圖案是太陽。
圓的下面繪著山川、河流、飛禽走獸,還有人馴使牛馬、使用武器、利用工具耕作的圖案。
柯明德對此並無研究,但根據鐘上的圖案可以看出,這裡曾經存在人類文明,有過山和水,有過植被與動物,人類的文明已經發展到馴化牲畜、發展農業的地步,並且這一口鐘如此巨大,說明這裡的文明冶煉技術與生產力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他蹲下去,扒開掩埋住鍾底部的沙子。
鍾大約有十多厘米被掩埋,最下面刻著一圈符號,每個符號都有雞蛋大小。他把整個鍾周圍的沙子全部扒開,數了數,這種符號共有166個,並且各不相同,應該是他們的文字。
沙子被扒開,露出了下面的地板,同樣是石質的,但與柱子不同,顏色發灰。
柯明德仔細觀察了這個石亭,在一處角落發現了一些奇怪,扒開沙子,露出了一塊四方的木板。
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木板已經腐朽,可能是由於環境的乾燥,木板大體上還是完好的,掏出來小刀,稍一用力,就插進了朽木之中。搗了幾下,弄出一個洞,他把手伸進去,一使勁,木板被抬了起來,露出一個一米見方的洞口,裡面漆黑一片,四周的細沙娑娑滑了下去。
柯明德用燈照了照,洞口裡面是石臺階,通向一間石屋,從臺階的一側能看見一個立櫃,被沙掩埋了一半。
他觀察了好一會,沒有發現危險,便延石階而下,一手拿著手電筒,另一隻手拿著水果刀護身壯膽。
臺階共有十二階,最下面一階已經被沙子蓋住,可以看到東、南、西三個方向的牆壁上有小窗戶,正是從這裡湧進來的沙子。
柯明德走下石階,回頭一看,只見樓梯下面有一團黑影,手電的燈光立刻照了過來,竟是一堆骷髏!
驚出一身冷汗!
嚥了一口唾沫,只覺得耳膜處咚咚作響,柯明德定了定神,慢步走過去。
是兩具人的屍骸,皮肉萎縮成一團,勉強裹住骨骼,衣服大體完好,腦殼上黑洞洞的眼部讓人不寒而慄。
確定沒有危險,柯明德便沒有動他們,把視線轉向別處,屋子中間是一張木桌,桌上有四個碗落在一起,還有些布料做的東西,團在一處,分不清是什麼。
他拿起一隻碗,桌子發出“吱吱”的聲音。
吹掉碗上的灰,他又放了回去,一隻普通的瓷碗,上面有個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