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五米多寬的裂縫,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在柯明德面前,不值一提。
跳過地縫,便是擁擠在一團的各是車輛。
最前面是一輛灰色皮卡,柯明德走進仔細觀察。
玻璃完好,透明度很高,沒有貼膜,可以清楚的看到車內。
車艙有四個座位,駕駛位在左前方,方向盤下有幾個踏板和拉桿,比地球上的車輛粗糙簡陋。
“沒有車載電腦,這個符號好像是聲音,這個應該是燈光的操縱桿,這是空調,車窗的手搖玻璃……像是地球兩千年左右的車子。”
拉開一個抽屜,裡面堆滿雜物,有小鏡子、口紅、手絹、指甲刀、鑰匙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柯明德看到一個塑膠封皮的小本,拿了出來。
小本墨綠色封皮,印著燙金字元,掀開第一頁,是一張人類照片。
中年男性,紅褐色微卷短髮,臉型偏圓照片清晰度很高,還能看到他額頭上的皺紋。
照片旁寫著一些字元,翻過這一頁,後面的字型迥然不同,是手寫的記錄。
“駕駛證?”
柯明德拍了拍座椅,蕩起一團灰塵。
“這些車放在這有些時日了!”
車身上的烤漆顏色變得暗淡,引擎蓋上還被曬出幾條裂紋。
車廂裡還有各種各樣的零碎物件,玻璃水杯,開啟袋子的零食,香菸,火柴,一切就好像車主會要立刻返回似的。
然而杯中的水已經乾涸,食物變質成為一團細碎的粉末,火柴受潮,香菸白色的捲紙浸染出一團團黃色的汙跡。
柯明德掃描一眼油箱,裡面只剩一層粘稠的汽油,揮發了一部分,剩下的早已變質。
“可惜我對這些東西沒有研究,不然可以判斷出這些車子荒廢了多久。”
柯明德一輛一輛檢查,找到一隻手錶,電池仍在工作,指標走個不停。
錶盤共有三根指標,一如地球的鐘表,只是刻度有所差異,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共有八個大刻度,十六個小刻度。
柯明德觀察了一會指標的轉速,時針轉兩週,大約是一晝夜,也就是一整天。
“一天十六個時辰?一個時辰分兩個小時,一個小時四十分鐘,一分鐘四十秒,一秒鐘,大約不足地球時間的兩秒……”
柯明德根據這塊手錶,猜測本世界的時間概念。
“不知這裡的歷法是怎麼計算的,太陽曆?月亮歷?還是陰陽曆?”
除了手錶,柯明德還找到一些別的東西,一臺手提式收音機,裡面還插了張磁帶、一部電話機,比大哥大略小些,還有一些書本和報紙。
報紙有黑白有彩頁,紙質有些發黃,但由於在車內儲存,並沒有損壞。
報紙上是印刷的字母文字,一個個圓弧和三角構成的字母,形狀構造比英文略複雜些,柯明德數了數,共有三十二個不同的字母。
柯明德將這些東西帶回房車,拉出一根電線,接在收音機上,立刻響起滋滋啦啦的噪聲。
調節了一會兒旋鈕,竟然讓他找到一個頻道。
“%?#@……”
然而收音機中的聲音,他一個字也聽不懂。
“這是一段錄音,三分鐘重複一遍,應該是在廣播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