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百惡峽少有的平坦地面,被人收拾的工工整整,建造了五間瓦房,沒有院牆,開闢出三塊小小的菜田。
最大最開闊的建築,是一座佛堂,供奉著幾尊木雕的塑像,雕刻技藝粗獷,一點也不細膩,卻把菩薩慈悲、金剛怒目的形象生動表現出來。
佛像前沒有香燭供奉,只有幾個蒲團,五名僧人正在參禪打坐,三十人進入寺廟,聲音嘈雜,五個和尚穩坐不動。
“都小聲些,不要驚擾了幾位大師。”
這些和尚,修築了這些索橋,方便不知道多少行人,深受尊敬。
索六爺提了幾袋米麵,放在佛堂屋簷下。
來往行人,大多會帶一些糧食,贈送給靈隱寺的和尚,以示感激。
天色一暗,氣溫立刻降下來,山間溼潤,沒有乾燥的木柴,如果沒有蔽身之地,一夜難熬得緊。
好在靈隱寺有兩間客房,是這些和尚,專門為來往行人搭建。
客房門口掛著一對楹聯:“進來都是有緣客,歸去何須別看山”。
門楣上刻著四個字:“方便之門”
客房中,用木板搭建了一個大通鋪,沒有被褥。
男女有別,但這兩間客房著實狹小,菱香支起幾根木棍,用綢布掛上,隔出一個小間,其餘男子,擠在大通鋪上。
奔波一日,脫下鞋襪,房間裡頓時瀰漫出一股酸餿的臭味,讓人作嘔。
柯明德連忙走到外間,通風透氣。
峽谷水汽蒸騰,抬頭看,是一塊絲綢似的薄雲,被滿天星月照得泛白。
靈隱寺裡沒有燈火,漆黑一片,但藉著隱隱月光,柯明德行動自如。
到寺外遊蕩一圈,高峽流水,心曠神怡。
返回靈隱寺,五位和尚還在唸經,聲音匯到一處,頓挫有致。
柯明德悄悄邁入佛堂。
佛前有一盞油燈,五個光頭鋥光瓦亮。
這些出家的和尚,剃度之後,都要修煉一門功夫,如佛門鐵頭功,練成之後,從此頭髮不生,免去剃髮的麻煩。
從和尚身邊繞過,站在佛像前。
塑像半人高,結跏跌坐,頂上是一座寶幢,四面垂下珠串,手中執一木輪,雙眼低垂,滿面慈悲。
佛像兩側有兩座護法金剛像,一金剛手執降魔杵,足踏惡鬼,一金剛執一對金拔,怒目四方。
“南無法界光明覺菩薩”
佛像上刻著菩薩的名稱,桌前有一盞銅油燈,亮起豆大一點火光。
這是靈隱寺唯一的光亮。
“不對,這是一件寶物!”
站在燈前,柯明德忽然感覺心平氣和,一身輕鬆,精神海中魔種的影響變得極為微弱。
二話不說,先把油燈掃描下來,在將它端起,仔細打量。
油燈高五寸,如同一朵蓮花,裡面裝了淺淺一碟香油,一根棉線插在裡面,造型古樸,已經滋生出銅綠,用力擦拭兩下,銅綠頑固不掉,看不出有什麼特別。
緩緩注入一絲內氣,卻發覺早有一道醇厚的真氣盤踞其中,將柯明德內氣震出。
驚鴻一瞥,油燈裡是一道道的符文,風格與白骨珠中不同,但同樣精密複雜。
“施主,這是敝寺唯一一盞燈。”
和尚們不知什麼時候結束了晚課。
為首的老和尚站起身,走到柯明德身邊。
“是在下冒昧了。”柯明德連忙放下油燈:“我剛剛注入一絲內氣,發現這油燈……”
“這盞油燈已經傳承千年,算是一宗佛寶,能夠祛除心魔,令人心生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