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這是約定好的糧,劉掌櫃清點一下。事成後,會結清剩下的。”
劉三爺帶來的人接過糧開啟,一看裡面,全是金燦燦的小米,品質上佳,沒有壞米,也未摻雜其他,斤兩足足,遂對劉三爺點頭。
劉三爺笑容更真誠,“姑娘放心,入城之事,劉某一定給您辦妥。”
之後,又說了幾句,沈傾權對丁長善道,“去把昨日獵的野豬分給劉掌櫃一頭。”
“是。”
“這怎麼好意思?”劉三爺一驚,很快就看到有人抬了野豬過來,那頭豬通體黝黑,重超過百斤,在野豬脖子上,有個血淋淋的洞,一看就是被一箭穿喉。
他一凜,讓人收下野豬,之後態度更加恭謹。
“劉掌櫃是土生土長的幽州人?”
“是。在下祖孫四代,皆生在河間。”
“那你應該很瞭解幽州,我們初來乍到,對此地不是很瞭解,不如劉掌櫃同我說說?”
一行人坐在篝火前,沈傾權隨意問了句。
劉三爺瞭然,“姑娘想知道什麼?”
“都可以,劉掌櫃隨便說說。”
劉三爺想了下,就說起了幽州的形勢。
“……幽州地處中原,州域遼闊,耕地眾多,四通八達,所以商戶也多。且州內連通汴河,商船隻要十日,就能下到江南,贛州,新寧腹地,吸引來的外境商隊也多如牛毛。”
“二十多年前,幽州可是中原最繁華的州郡。可惜……現在不行了。邊境不穩,戰亂頻頻,所以外來商隊少了很多。各地都在打仗,不少人對幽州虎視眈眈,都盯上這塊肥地。”
幽州的確是中原要塞,無論是地勢,還是軍防,因此也成了兵家各地爭奪的要塞。
南連青海王的兗州,北通安化王的蜀州。這兩人皆是實力雄厚的藩王,因早些年有舊怨,所以廝殺不斷。特別是近幾年,連連出兵,誓要置對方於死地。
幽州正好處於兩地之間,夾縫求生,很是艱難。
“青海王野心勃勃,一直想吞併幽州。幽州刺史蔡益為保幽州太平,主動向安化王示好。可沒想到,安化王背信棄義,欲奪幽州。無奈之下,蔡刺史只能重新求助青海王。”
劉掌櫃說著不由嘆息,“後來,幽州與兩大藩王簽署投誠書,每年需向他們繳納糧草,賦稅,馬匹,黃金白銀數萬兩……可這兩年,天災不斷,百姓顆粒無收,更難承受嚴苛賦稅,再這麼下去,百姓真不知要怎麼活……”
沈傾權沉思,看來幽州比她想象的更動盪不安。
畢竟它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無法獨善其身。
“幽州是要塞,城牆厚重,就算兩大藩王欲攻,也沒那麼容易拿下。況且,幽州屯兵數萬,怎會毫無抵擋之力?”
劉三爺驚訝,倒沒想到她知道的不少。
“的確如此,可幽州的兵馬,已數十年沒打過仗,如何跟虎狼之師的兩大藩王相比?他們可是長年征戰,手下戰將上百,兵強馬壯。更別說,多的是謀士為其出謀劃策。”
說著小心環顧四周,湊近壓低聲音道,“不瞞姑娘,這蔡益雖是名門之後,坐擁幽州,可性子……懦弱,謹小慎微。他無甚野心,只求自保。雖為幽州刺史,可背後也受蔡氏一族勢力鉗制。蔡氏在幽州獨大,勢力盤根錯節,在民間聲望也不太好……”
他話語一頓,似意識到自己好像說太多了,表情訕訕。
沈傾權已明白他未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