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晦的目光自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懼留孫四人身上掃視而過。
周寧心中暗自暗自盤算,不過表面上卻並沒有露出什麼異樣的神色。
因為周寧的出現,闡教未來的天機已然發生了改變。
這四名闡教金仙,未來究竟是否還有膽量和能力叛出闡教,周寧也無法判斷。
不過周寧可以篤定的是,燃燈道人這位闡教副教主,他是絕對不可能老老實實地忠心於闡教。
作為洪荒天地之間的第一口靈柩化形而出,燃燈道人的修行根本便是寂滅之道。
此道,乃是尚未建立起來的西方教,也就是後世佛門教義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組成。
西方未來的兩位聖人叛出玄門,以八百旁門左道改立佛教,這乃是天道大勢所趨。
寂滅之道,便在這八百旁門左道之列。
因此燃燈道人加入佛教,實乃是天道之下所註定的命運。
更何況,透過元始天尊先前的態度便可以看出,燃燈道人在闡教當中的尷尬之處。
名義上的副教主,其實身份地位遠遠不如與那些玉清嫡傳的二代弟子。
就算不提周寧這位闡教首席,單單是十二金仙在元始天尊心裡面的地位,也要超乎於燃燈道人。
等到十二金仙的修為境界追上燃燈道人以後,他在闡教之內的處境將會更加尷尬。
因此對於燃燈道人來說,未來轉投西方教兩位聖人麾下,好處必然要大於弊端。
因為這兩者之間,可謂是相輔相成的密切關係。
自從拜入闡教開始,元始天尊便極其厚愛周寧。
不僅僅傳下了盤古玉清大道,更是贈予了三寶玉如意和諸天慶雲這等至寶。
如此真誠厚待,使得周寧對於闡教的歸屬感,可謂是深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身為闡教首席弟子,他自然是十分牴觸燃燈道人這等腦後有反骨的宵小。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寧對於攀附燃燈道人的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懼留孫四人,也同樣沒有什麼好感。
不過眼下燃燈道人畢竟還是闡教副教主,那四人也同為闡教二代親傳弟子。
所以在表面上,周寧倒也未曾表現出什麼異樣的態度,他只是不會與這五人過多深交罷了。
至於未來,一切還要視情況而定。
倘若這五人當真生出了什麼異心,周寧這位闡教首席,絕對不會置身於事外。
燃燈道人倒也罷了,但是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懼留孫他們,周寧還是有信心將他們永生壓制在自己之下的。
膽敢背叛傳承闡教,他會讓這些人知曉什麼叫做雷霆之怒。
就在周寧內心當中暗自思量的同時,眾人相互之間也寒暄交流了半晌。
隨後,所有人便結伴走出了玉清大殿之外。
元始天尊剛剛傳下了盤古玉清大道,同時還贈予了各弟子最少一件先天靈寶。
因此眾人眼下最為要緊的事情,自然是要尋找一處居所,修行無上仙法,祭煉玄妙法寶。
「大師兄,燃燈老師,我等先行告退了!」
廣成子等十二金仙,連同雲中子這位福德真仙笑著拱了拱手,而後便各自尋找自己的居所去了。
以廣成子為首的一眾親傳弟子,雖然並沒有如同文殊和慈航他們四人那般擁簇在燃燈道人的身邊。
但燃燈道人畢竟是闡教副教主,他們也不可能直接落了燃燈道人的麵皮。
不過從他們幾人的態度來看,他們顯然是更為親近周寧這位首席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