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他丁原之外,便是公孫伯圭那三千白馬義從了。
雖然幷州鐵騎不去如白馬義從那般更加精銳,可是他勝在規模龐大啊!
正是有著這一萬幷州精騎,所以使得丁原在酸棗會盟當中如魚得水,出盡了風頭。
有道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
各路諸侯在酸棗會盟,自然要選拔出一位盟主來統籌整合所有人。
袁紹作為討周檄文的發起者,再加上他四世三公袁家的背景。
尤其是現如今袁術已經身死殞命,儼然無人與他爭奪袁家的力量。
所以這諸侯聯軍盟主之位,袁紹自然是當仁不讓。
丁原便是因為麾下那一萬幷州精騎的存在,而被袁紹所拉攏,成為了諸侯聯軍的副盟主。
酸棗會盟結束以後,十七路大軍,足足二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地朝著虎牢關行進而去。
聯軍中部,各路諸侯並肩策馬同行。
眾人談笑風生之間,袁紹朝著身邊的丁原拱了拱手說道:“建陽兄,此番征討周靖安那個逆賊,可就要多多仰仗你麾下的幷州精騎了!”
袁紹說話如此客氣,但是丁原卻不敢有分毫半點的怠慢之處。
袁紹背後的四世三公袁家,乃是士人階層的領導者。
反觀他丁原,雖然是幷州刺史,一方封疆大吏。
可他根本沒有膽量去得罪袁紹背後的袁家,他甚至還要竭盡全力的討好袁家。
“盟主言重了,原麾下這一萬幷州精騎,當以盟主馬首是瞻!”
只見丁原連忙拱手回了一禮,笑容滿面的說道:“此次征討周靖安那個逆賊,還要多靠盟主統籌大局,運籌帷幄才是!”
對於丁原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袁紹顯然是十分地滿意。
有了丁原麾下這一萬幷州精騎,以及袁紹自己透過袁家的支援,在汝南和陳國兩地所募集到的三萬兵馬。
他此番到是要重新去會一會周寧,以報先前幾次連番的恥辱。
再加上其他諸侯那十餘萬大軍,袁紹實在想不到他還有什麼失敗的可能。
思及討伐周寧成功以後,自己迎回大漢天子,從而取代周寧的位置。
袁紹的嘴角便止不住地泛起了一抹燦爛的弧度。
至於說還政於天子,這一點袁紹是從來都不曾考慮過。
他們袁家佈局謀劃瞭如此之久,不就是為了廣大袁家的勢力嗎?
如此大好的機會,袁紹又豈能甘心錯過?
“傳本盟主之令,大軍加快速度,以最短的時間趕往虎牢關。”
滿面紅光的袁紹大手一揮,高聲下令道:“本盟主已經迫不及待剿滅周靖安那個逆賊,解救天子於水火之中了!”
“謹遵盟主之令!”
不管各路諸侯心裡面的想法如何,但他們都在表面上給足了袁紹的面子。
隨即,足足二十萬大軍,再加上數不清的輜重民夫,浩浩蕩蕩地朝著虎牢關趕了過去。
只可惜,袁紹和丁原他們兩人根本就不知道,周寧早就已經在虎牢關恭候他們諸侯聯軍多時了。
不僅如此,周寧還給他們留下了一個十分巨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