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之位,可謂是大漢軍制當中,最為頂尖的存在了。
對於華雄這等武將來說,這乃是他所能夠想象到的極限,位極人臣。
所以說華雄才希望董卓也能夠坐上大將軍的位置。
華雄是一個最純粹的武將,向來喜歡拳頭說話。
這等人物,可以為先鋒,但是並不適合統軍。
他是想到什麼,就會直說什麼。
相比較而言,董卓麾下的其他領軍大將,無疑就要考慮的更為細緻了。
華雄口中的話音落下以後,董卓麾下第一親信武將李傕,不由得暗自皺了皺眉頭。
他稍稍沉吟了一番,表達出了不同的意見。
“明公,末將以為我等不必急著進入洛陽,倒不如先行觀望一番洛陽的局勢變化再說。”
李傕之言,倒也算得上是老成持重。
畢竟此時此刻,他們西涼軍對於洛陽的局勢瞭解,皆盡是源自於袁紹的訴說。
倘若就這麼貿然前往洛陽的話,其結果究竟是好還是壞,誰也不敢肯定。
耳中聞得此言,董卓微微頷首,他最終將目光落在了下方一名中年文士的身上。
如果說李傕乃是董卓最為信任的武將,那麼這名中年文士,便是董卓最為信任的文臣。
此人名為李儒,不僅僅是董卓的謀主,更是董卓的女婿。
董卓素來倚重李儒,但凡有什麼大事情,他必將會與李儒商議。
只要李儒做出了決定,董卓基本上都會同意。
“不知賢婿可有什麼見解!”
嘴角泛起了一抹和藹地笑容,董卓出聲請教道。
李儒緩緩抬起頭來,他的目光先是自華雄、李傕等人的身上掃視而過。
隨後這才正了正神色,恭恭敬敬地向著董卓說道:“岳父大人,依照小婿看來,我西涼軍應該速速發兵,以最短的時間趕到洛陽。”
李儒的提議,使得董卓神色一怔,不過他很快便反應了過來。
只聽董卓饒有興趣地詢問道:“這麼說來?文優是建議為為父前往洛陽清君側了?”
“岳父大人,沒有何進的接應,我等地方邊軍擅自入京,那無疑是等同於造反,又何來清君側之說?”
李儒緩緩地搖了搖頭,冷笑一聲說道:“小婿之所以建議岳父大人您前往洛陽,為得便是周靖安所矯立的天子。
按照袁本初所說,大行皇帝突然崩殂,根本沒有來得及定下大漢的繼承人之位。
既然如此,那麼遵循立嫡立長的傳統,皇子辯方才是大漢正統的繼承人。
眼下被推上帝位的皇子協,不過是僭號天子罷了。
我等只要攻下洛陽,便可以罷黜皇子協,重新將皇子辯推上大漢天子的位置。
有著周靖安那廝禍亂朝綱在先,我等就算行那廢帝之舉,也完全不會受到天下人的抵制。
甚至朝堂之上那些尸祿素食之輩,還會視我等為大漢的救星。
到了那個時候,岳父大人您自然可以取代周靖安的位置,成為大漢王朝實質上的執掌者。”
說到這裡,李儒得意一笑,他自信滿滿地說道:“沒道理周靖安那廝能夠掌控洛陽,我等西涼軍就無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