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不少朝臣突然間意識到,別看先皇光宗皇帝,以及當下的天啟皇帝,並不受到神宗皇帝的重視。
可是身在帝王家,而且還是皇位繼承人,他們所受到的教育,絕對不容小覷。
先前還有一些東林黨的主要人物,以為當今聖上年紀輕輕,而他們又是立保聖上繼承大統的擁簇者。
待到聖上臨朝之時,他們東林黨絕對會日益壯大。
結果誰曾想到,朱由校根本就不是他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當時皇宮大內看似是被李選侍所掌控,實則在朱由校的身邊,卻是跟隨著一隊極其精銳的錦衣衛緹騎。
哪怕沒有他們這些朝臣,朱由校也根本不可能受限於李選侍這區區女流之手。
尤其朱由校臨朝以後,他的動作更是徹底地打蒙了那些東林黨的主要人物。
錦衣衛和東廠頻繁調動,職責進行大幅度的變換,這也就罷了。
畢竟錦衣衛和東廠,歷來都是皇帝手底下的尖刀利刃,根本輪不到他們這些朝臣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周寧帶領錦衣衛清理江湖勢力的時候,朝堂之上的大臣們,亦是未曾放在心上。
左右不過是一些江湖草莽,又哪裡能夠觸及到廟堂之高呢?
這乃是朝中袞袞諸公,內心當中十分普遍的看法。
直到周寧將屠刀揮向晉商的時候,朝堂當中終於是出現了一些慌亂。
然而晉商通敵的罪證確鑿不移,朝中那些大臣們也根本不敢為晉商求情。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們也只能夠自己顧自己了。
當初周寧清剿完晉商勢力,帶著錦衣衛前往遼東邊疆的時候。
朝堂之上的大臣們,還在心中暗自慶幸,這個煞星終於離開了,京城的天空再一次晴朗了起來。
結果誰曾想到,周寧和錦衣衛一走,隨後魏忠賢和東廠便站了出來。
魏忠賢就彷彿一條瘋狗那般,逮著東林黨的主要人物就是一頓亂咬。
可偏偏東林黨自身就不乾淨,還當真讓魏忠賢給咬出了不少鐵一般的罪證來。
既然已經證據確鑿,那麼朱由校顯然就不會在有分毫半點的客氣了。
該抄家的抄家,該流放的流放。
這個時候,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又哪裡看不出來當今聖上,是開始針對他們這些黨派了。
可就算明白了朱由校是在打壓他們這些黨派,甚至是著重在打壓東林黨。
他們這些不同黨派的人士,也根本無計可施。
眼下內有魏忠賢的東廠監察天下,外有周寧的錦衣衛坐鎮軍中。
朝堂之上這些不同黨派的文官,就算是想要鋌而走險,也根本沒有那個資本。
此時此刻,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不由得想到了武宗時期的朝堂格局。
同樣是少年天子,同樣是以手中權勢,尤其是君權,壓制的文官苦不堪言。
自從英宗皇帝以後,大明朝堂的文官集團,已經很少吃過這麼大的虧了。
陛下,你何至於如此強勢啊!
大明,已經不需要再出現另一個武宗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