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年輕了,太年輕了,五郎還是太年輕了!
李淵現在很慶幸把王通任命為楚王府長史,這個耿直的儒學家教導智雲,是他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五郎啊,你還是不懂事,這種大事你怎麼不告訴為父呢!”李淵看著身側的李智雲,苦口婆心的說道:“如此大事,你應該早日與為父商議啊!”
李智雲委屈道:“父皇,不是兒臣不說,只是王協所言之事涉及當朝相國,兒臣實在是拿不定主意,不敢輕信。”
李淵頓時啞然,說的也對,五郎到底還是個十五歲的孩子,他怎麼懂政治鬥爭的彎彎繞繞。
李建成適當開口道:“父皇,此事不能怪罪智雲,他還小,不懂事。”
現在李建成確認,五郎沒有老二那麼多心眼,由於年紀還小的關係,碰上這種事情難免拿捏不定。看樣子,真的是他多想了。
“五郎啊,下次若是再碰上這種事情,你一定要及時和為父稟報,知道嗎?”
“兒臣謹記。”
李淵頷首,問道:“那個王協,現在何處?”
“在兒臣府上,兒臣已命人嚴加看管。”
“好,朕馬上讓錢九隴去提人。”
“遵命。”
吩咐錢九隴去拿人,李淵看著兩個兒子,哼哼道:“若是王協所言之事是真,朕這次一定不會輕易放過他。”
這個他是誰,李建成和李智雲心知肚明。
李建成委婉道:“父皇,此事不宜操之過急,應當妥善安排。”
“妥善安排?”李淵冷哼,“私藏糧秣也就罷了,甲冑兵器也敢私藏,他想造反麼!”
看看看,又情緒化了。李智雲毫不懷疑,憋屈的老李這次一定會狠宰獨孤氏。
其實李智雲明白,老李當孫子當這麼多年,好不容易一朝登基為皇,自然無法容忍旁人違逆他。哪怕對方是創業初期的投資股東,這他也不能忍。
李淵道:“智雲啊,你先回去好好準備出征之事,這件事情就交給朕來處理。”
“兒臣告退。”
“去吧。”
隨著李智雲下去,李淵看向李建成,“大郎。”
“兒臣在。”
“智雲和元吉年紀小,你身為長兄,要多教導他們。朕忙於朝政,對他們多有疏忽,以至於發生今天這樣的事情。若非是王通來報,智雲還不知道要怎麼做呢。”
李建成頷首,“父皇說的是,兒臣以後,一定多多教導元吉智雲。”
“嗯。”李淵道:“我們來商議商議,怎麼做這件事情。”
倆人商議之時,尚書右僕射裴寂,左僕射劉文靜二人也相繼抵達立政殿。
在獨孤氏滿長安找人的時候,王協已經被秘密送往皇宮。一場無形的交鋒,即將在長安上演。
李智雲剛出皇城,不遠處王通已經等候多時。
“老師。”
王通哼道:“老夫雖然不願多事,但這種事情不得不上報聖人,否則老夫對不起做你的長史。”
矯情的解釋。
李智雲低眉順眼道:“老師說的是,這次是智雲的錯。”
見李智雲姿態放低,王通低嘆一聲,沒有繼續矯情,而是語重心長道:“那個王協是想利用你對付獨孤氏,你雖是皇子,貴為楚王,但獨孤氏不是小門小戶,不要招惹他們。”
身為太原王氏子弟,王通自然十分清楚獨孤氏的能量。他們若是犯渾要整死李智雲,頂多得罪李淵,但是李智雲絕對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