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七百三十一人而已。”尉遲恭吐出一個讓於永寧頭暈目眩的數字。
乍一看,人數好像確實不多,但是要搞清楚,現在可是太平盛世啊。盛世之下,還有上百賊寇,這豈不是說自己這個安州刺史有眼無珠,不能治理地方嗎?
“下官有罪。”他哆哆嗦嗦的說。
害怕,真的害怕。
別看他出身關隴,但是他一樣害怕。現在的關隴人根本無法和皇帝頂牛。隋末天下大亂,為了扶持李家上位,關隴人已經耗空元氣支援,他們沒有底氣再敢和皇帝作對。
何況,他們哪兒來的實力和皇帝作對啊!
皇帝打壓關隴人,他們不知道嗎?
不,他們什麼都知道,可是他們有苦說不出啊。
今上和隋煬帝完全不同,隋煬帝是不把百姓當人,不把關隴人當人,最終引起天下大亂,百姓造反,這才給了關隴人造反,改立乾坤的機會。
可是今上呢,他處處善待百姓,不說其他地方,就是關隴人的大本營,關中,但凡關中百姓,現在誰不念著皇帝的好,他們為什麼要造反啊!
沒有百姓造反,他們只能孤身造反,可是要知道,當今皇帝橫掃八荒六合,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等,不知道多少人死在皇帝手底下。大唐百戰之軍,誰不效忠皇帝。帝國將帥,無不為皇帝赴死。在這種情況下,造反就是把頭伸出去送給皇帝砍。
拉攏朝臣?
做夢吧!
於永寧非常清楚,皇帝用各種貨牌,在關中,在山東,在南方等地,拉攏了不同的世家。可以明明白白的說,現在各地世家內部就不是一條心,裂開的不能再裂。
至於結好武將?
做夢都不敢想。
皇帝手底下的肱骨武將們,誰不是皇帝肱骨,誰手中沒有一兩塊貨牌,他們現在是要錢有錢,要地位有地位,誰腦子撞牆了,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跟著伱造反?
更關鍵的是,皇帝也沒學習隋煬帝,一心想把關隴人弄死,而是學習楊堅,長年累月軟刀子割肉,抓住機會就打壓,完全不想著一棒子打死。在這種情況下,在關隴家族內部本就分裂的情況下,誰也不願意出頭送死。
尉遲恭擺擺手,“放心,這些人也不全是安州境內的賊寇,你這兒也就幾十人而已,好好配合查案,你有機會得到陛下諒解。”
“是,下官明白。”於永寧抿唇,壓下心中緊張。
不緊張真不行,貞觀皇帝把帝國控制的太死,現在不是少了關隴人就不行,反而是嫌棄關隴人多餘!
他早就聽說,中原一帶州縣自從開始鋪設水泥路,普及攤丁入畝之後,當地百姓紛紛自發學習關中百姓,將皇帝視做在世聖人,這還能怎麼玩?
用異族奴隸代替百姓服勞役,鋪路架橋,開通河渠,無償傳授百姓農耕技術,普及水車,木製脫粒機,普及早晚稻等等,早已將百姓養的溫飽,令民心無不向唐。
如此,便已經讓天下安穩。
而交通的通暢,又令得商貿繁榮,鹽稅,商稅等稅賦暴增,再加上對外貿易,又讓朝廷豐足無比,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民心有民心,世家拿什麼和朝廷對抗?
更別說,北邊那些個商賈,個個享受著水泥路的便利,早已將皇帝看成活祖宗。
士農工商,除卻士,皇帝盡得農工商支援。便是士族本身,不少人也是唯皇帝馬首是瞻。因為,那些人跟著皇帝混的早,現在早已身價暴漲數十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