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另外幾位皇子,可沒岐王這般待遇。
相國們已經帶頭衝鋒,底下的大臣自然不傻,紛紛跟進附議。
鴻臚寺卿楊師道忍著心中激動,也悄悄跟著跪在人群中,此刻他的內心,既是激動又是忐忑。
此次冊封太子,並非李智雲心血來潮,而是三思之後做出的重要決定。兒子們越長越大,太子之位便不能空懸,否則一定會引起血腥奪嫡之爭,禍起蕭牆。
李承昭在經過這段時間的考量,教育之後,李智雲已經對他有幾分認可,覺得這個孩子可堪造化。而今大唐周圍再無強敵,李智雲也能有時間,全力教導太子,向太子灌輸自己的理念,讓他做自己的繼業之人。
「昭兒年幼,諸位公卿不妨再做思慮。」李智雲拒絕道。
眾臣瞭然,皇帝這就是屬意岐王啊!
其實仔細想想也不奇怪,而今有能力向太子之位發起衝擊的不過是幾位已經封王的皇子。這其中,安王資質平庸,母族不值一提,自然不做考慮。宜王、慶王,雖然母族優秀,但這兩位殿下自身卻並非文武全能,他們倆都長於武事。
剩下的岐王最是優秀,從小到大就十分聰慧,而且性子跳脫,極似皇帝,能時常偷偷出去看看民間。且,岐王的母親可是皇后,他是無可爭議的皇嫡子。
薛收再拜道:「岐王殿下乃陛下嫡子,素來謹慎恭敬,臣以為岐王殿下,可為太子。」
在確定皇帝屬意岐王之後,大臣們自然不會再說其他人,認準了岐王,一通誇讚,在君臣之間,三辭三讓之後,李智雲下詔;冊封岐王為太子,入主東宮。
大朝罷,訊息傳出,長安沸騰。
大唐新一位太子,即將冊立!
岐王府。
這座府邸並不豪奢,只能算是一般,地理位置也是普通,但它的主人而今卻是異常尊貴。
李承昭知道自己被冊立為太子的訊息,已經是大朝會結束兩個時辰後的事情了。此時,他剛剛從民間歸來。這段日子,他接受父皇的教育,思想漸漸和皇帝同步,每天不下去親歷親為的看看民間,他總覺得不是很踏實。
「恭喜殿下。」侍衛紛紛跪拜在地。
李承昭點點頭,「都起來吧。」
「是。」
待眾人起來後,李承昭道:「估摸著,一會兒宮裡會來人教導本王冊封禮儀,爾等好生接待。」
「是。」
「另外,準備一下,本王要先進宮拜謝父皇母后。」
「是。」
一連吩咐好幾個任務,李承昭這才回到內室焚香沐浴。
激動嗎?
他確實很激動,但是激動之餘,他心裡是沉甸甸的壓力。他觀察父皇處理政務,知曉天下之事,心裡壓力很大。他走***間,知曉小民疾苦,壓力還是很大。
太子之位,雖然無比尊貴,但是誰又知道坐上這個位置,所要承擔的責任呢。
他知道,成為太子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