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羅情況雖然大有泰山壓頂危如累卵之慘,但實際上抽絲剝繭,就能知道破局點所在。而這個破局點,金庾信知道,金春秋也知道。
那就是百濟!
高句麗南下的動作,在經過他們的分析之後,很快得出結論,對方是想要趁機佔便宜。這是個好訊息,只要高句麗不是一心想要滅掉新羅,那麼他們就有騰轉挪移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就是百濟。只要打敗百濟軍,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就算到時候收不回北部土地,但是也能避免新羅被百濟吞併。現在他們也不想什麼重振新羅榮光,他們的想法很是簡單,打敗百濟軍就好。
故而,在以大伽耶和押梁為陣地,攔住百濟太子扶余義慈的大軍之後,金春秋在結合現實情況,建議派人與高句麗議和,順便派人前往唐朝求援。
“前者非常重要,只要高句麗能答應撤兵,或者是按兵不動,我們就能打敗百濟,到時候高句麗不撤也得撤。至於後者,能不能說動唐朝,在我看來無關緊要。如果唐帝派人來幫助我們更好,如果唐帝不派人過來,我們也能趁機在唐帝那裡說百濟是個亂臣賊子,壞了百濟在唐帝心目中的印象。”
金庾信點頭,旋即問道:“你方才說高句麗不撤也得撤是什麼意思?”
金春秋道:“高句麗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先前淵蓋蘇文和高建武互相攻伐,想必你也知道。雖然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罷兵,但是淵蓋蘇文還活著,而且沒有待在高建武身邊,這就說明高句麗內部並沒有完成統一。只要我們打敗百濟,屆時調兵北上,高建武不敢在南方和我們一直爭鬥下去。因為,他在南方投入的兵力越多,便意味著他北方會空虛,如此一來,淵蓋蘇文那邊,高建武豈能放心。”
“說得好!”金庾信大有撥開雲霧見青天之感,他看著金春秋,非常高興道:“你很好,真的很好。”
金春秋搖搖頭,“還差得遠呢,我所能看出來的,漢人幾百年前就看透了。”
“不提漢人。”金庾通道:“我們眼下大敵是百濟,至於高句麗,就按照你說的做,穩住他們。至少,不能讓他們繼續和百濟狼狽為奸給我們添麻煩。至於派人去唐朝求援,葛文王已經辦了。”
“哦。”金春秋點頭道:“葛文王還是很有大智慧的。”
金庾信對金國飯嗤之以鼻,隨便附和兩句。
旋即,金春秋返回押梁,組織人手,前往高句麗,行安撫之策。
百濟太子扶余義慈也知道自己不能在大伽耶和押梁浪費太多的時間,因為自兵進大伽耶以來,他的後勤糧草連續被新羅軍偷襲,隱有後路被斷之危。是故,他一邊催促高句麗儘快南下,隨他共同攻破金城,一邊又加大兵力,狂攻大伽耶。
但是,大伽耶乃是新羅重城,無論扶余義慈如何猛攻,都無法攻破。戰爭如同金春秋等人預料的那樣,在大伽耶和押梁徹底僵持了下來。
而在另一邊,新羅使者抵達平壤,見到高建武,請求高建武立即罷兵,兩國議和。
高建武拿捏著勝利者姿態,獅子大張口,要求新羅承認他所佔據的城池,並且年年朝貢高句麗。
對此,新羅使者當然不可能答應。你高句麗算什麼東西,你以為你是大唐帝國啊。
但由於百濟還在撕咬新羅,新羅使者也只能嘴上說著好聽話,但實際上並不給任何承諾。不過新羅使者倒是聰明的告訴高建武,他們願意討論條件,但是請高句麗不得在此期間繼續攻打新羅城池。
高建武爽快答應,並送走新羅使者。
“他們想拖延時間。”乙支文德在新羅使者前腳走,後腳就揭露了對方的打算。
高建武呵呵笑道:“我當然知道新羅在拖延時間,他們無非是想要先穩住我們,然後在和百濟決戰,這點小心思,瞞得住誰呢。”
語氣充滿不屑和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