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
“大召王、海珠王等人,未戰先怯,不戰而退,丟盡我吐谷渾臉面,懇請可汗嚴懲!”天柱王無比憋屈的對伏允說。他怎麼也想不到那些信誓旦旦說要趕走唐軍的名王們這般膽小,一仗未打,直接撤退回軍。
他覺得自己像個小丑。
伏允面色通紅,想發火,卻是忍住了。不忍能怎麼辦,那些個名王,手底下都有兵馬,得罪太深,若是他們靠嚮慕容順那個逆子該怎麼辦呢。
“欺人太甚!”
“是啊是啊,他們欺人太甚。”天柱王連忙點頭,說道:“可汗,他們不動手,我們動手吧!”
聞言,伏允一怔,旋即低聲道:“天柱王,我知道你愛吐谷渾之心,可是我希望你能明白道理,要有智慧的愛國。我們不可輕易與唐朝開啟戰端,否則百姓必將受苦受難。各大名王,心懷叵測,我們要小心行事。”
啊?
天柱王懵逼了。
合著你們都不想打啊。
既然你們不想打,你搞那麼大陣仗幹什麼?
歡迎唐軍?
“可汗,眼下國內百姓都知道此事,若是不給他們一個交代,只怕不好處理啊。”天柱王說。
伏允擺擺手,“無妨,一群賤民而已,抓幾個,殺幾個,如此就沒人敢再提此事了。”
解決不了問題,我還解決不了發現問題的人?
“那就放任慕容順和唐軍勾結嗎?”天柱王不甘心的問。
伏允想了想,為難道:“要不,你去一趟長安,讓唐朝皇帝撤兵吧。”
這?
我去了還能活著回來?
天柱王臉色一轉,認真道:“可汗深謀遠慮,臣佩服之至。眼下我國還要休養生息,不可輕啟戰端。牽一髮而動全身,唐朝強大,我們還要繼續忍耐。”
“好,你能有此覺悟,沒枉費我對你的信任。”伏允滿意的點點頭。
開玩笑,能和唐朝打仗嗎?
怎麼可能,根本打不過好嗎。
既然打不過,那為什麼要自找不痛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就行了麼。
那麼認真幹嘛。
虎頭蛇尾的戰爭結束,吐谷渾國內群情激憤。
伏俟城外,牧民們聚集在一起。
“怎麼能這樣結束,為什麼要這樣。如果一開始就不敢打,何必如此聲勢浩大的說要打!”
“別胡說,我們的吐谷渾大軍太冷,手凍住了而已。”有人陰陽怪氣的調侃。
“你們知不知道,一旦開啟戰端,到時候我們都會遭殃。反正死的又不是你們的孩子,你們當然能站在這裡指點江山,有本事你們自己去打啊,少說廢話!
難道你覺得,你比可汗他們還聰明麼,他們既然不打,那肯定有他們自己的考量,我們要相信國家!”這是信心滿滿的吐谷渾年輕人所說。
“小子,你懂個屁,我看他們就是不敢打,生怕得罪唐朝。想當年先代可汗們還在的時候,我們什麼時候如此萎縮過,他們臉都不要了!”年紀較大的老人冷嗤。
“沒錯,他們臉都不要了!”
“我有個問題,既然他們現在不打了,那麼可不可以將徵繳去的牛羊還給我。”有人忽然開口說。
聞言,所有人霎時間愣住。
下一刻,所有人奔向王城。
“還我們牛羊!”
大寧王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