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容易沾屎。
大唐春耕結束的時候,高句麗那邊傳來訊息。淵蓋蘇文和高建武狗咬狗打起來了,打得還挺激烈。
訊息是前線戰地記者,松漠大都督李君羨傳回來的。算得上是一手準確無誤的訊息,相當的真實。
挑撥內鬥的大唐君臣風輕雲淡,好像這種缺德事不是他們乾的一樣,好像他們沒聽見鴻臚寺中,高建武派來的使者在大聲呼喊皇帝陛下救命一樣。
一切都很正常,正常的讓人覺得不是那麼的正常。
高建武和淵蓋蘇文打起來之後,兩方不約而同的派人結好大唐在邊境的兵馬主事將軍。不過最便捷的還是淵蓋蘇文,高建武隔著淵蓋蘇文,只能選擇走水路,派使者來長安提醒老大出兵。
老大這個時候問啥都是,“我不到”啊。
要不就是,“這是你們高句麗的內政,我大唐向來是仁義之國,正義之師,豈能擅自插手他國內政呢。不妥,不妥,極大的不妥。”
然後,掉頭李智雲吩咐人把一批淘汰的箭矢打九折賣給高建武。另一邊,李君羨也一邊在扶余城一帶操練兵馬,一邊私下裡販賣大唐淘汰的軍械給淵蓋蘇文。
大唐的兵馬武器,這兩年處在大換裝時期。前幾年因為戰爭,還做不到大規模生產板甲,但是這兩年嘛,則因為消滅了草原的頑抗分子,得到大量奴隸,以及賑災時候的‘以工代賑’,導致軍工產量飛速暴增。
從前只有精銳騎兵才能裝備的板甲,現在已經普及到尋常的衛府軍老卒。
而淘汰的鎖子甲則直接熔斷重鑄。
李智雲又不是傻逼,會將鎖子甲或者明光鎧,又或者核心弓弩等兵器賣給淵蓋蘇文。
目前而言,同淵蓋蘇文和高建武交易的兵器,要麼是狗都不看的布甲,藤甲,要麼就是十幾年前的老式箭矢。大唐的新式箭矢全都是工坊流水線統一打造出來的,成本低不說,威力還遠超老式的箭矢。
箭矢這玩意又不能熔斷重鑄,沒多少含鐵量,乾脆賣出去賺一筆再說。
而布甲呢,這玩意已經不被大唐將士所需要。現在的唐軍士兵不一定全部能穿上板甲,但是普通的鐵甲,還是沒問題的。何況乾死草原之後,李智雲重新整飭了一番軍隊,留下了精銳,驅除了部分士兵回家務農。
這就是府兵制的好處。
閒時打仗,忙時務農。戰爭驟起,自帶兵馬武器跟著大軍出征。
李智雲給他們解決了戰馬武器,他們只需要務農,操練。
換而言之,現在大唐的常駐幾十萬大軍,都是真真正正的精銳將士。
不說以一當十,最起碼是弓馬嫻熟。
說實話,高句麗那窮嘎達沒什麼好賺的,據李智雲猜測,等高句麗人把存的那點家當全部拿出來,估計就要開始上去用牙咬人了。
不過,無所謂啦。
李智雲真心祝福,他們能打得時間更長一點。
沒什麼比發戰爭財來錢更快,短短一個月內,便賺取了十幾萬貫的錢財。
大唐清庫存,民部、軍器監、工部,都弄到了一口湯喝。
舒坦。
高建武那邊始終得不到大唐的回應,他也算是明白,唐朝皇帝在拖延他。
於是乎,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和淵蓋蘇文死磕。
沒辦法,大唐只是消遣他,淵蓋蘇文可是要他的命啊。
淵蓋蘇文自己也弄明白了,唐朝兵馬在扶余城操練只是做個樣子,根本沒打算幫助高建武。
於是,他放開了手腳和高建武鬥。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