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一圈回宮的時候,皇帝還帶了一竹筒的乾糧回去嚐嚐味道。
竹筒中的乾糧是新型軍用乾糧,主材是芋頭和鹹肉。
芋頭主要是用來收集澱粉,這種農作物產量還不低,畝產一千五百斤左右,上田能有兩千多斤,精細加工之後,能得到一百多斤的精面。
生產過程還算中等意思,沒有特別複雜。從收穫芋頭,到清洗、去絲、去皮、研磨、打漿,全都是各個部落的女奴或者是小孩在親歷親為。
如研磨,芋頭研磨主要靠擦,在粗糙的河邊石頭上手工摩擦,然後用清水沖洗,得到粗製的芋頭澱粉。
粗加工之後,就是精細加工,用網篩來篩漿,反覆幾次,二次靜置脫水,之後就放著等曬乾,或者是自己烘乾。
最後得到的澱粉,相當的精細,再去除大顆粒雜質,剩下的澱粉就可以壓制包裝。
澱粉和鹹肉鹹菜放在一起,用攤煎餅的方式,能夠做成煎餅。口感在李智雲看來肯定一般般,但是在沒吃過這等精細食物的唐人眼中就是好東西。
更何況,它是補充體力的高能食品。
以後唐軍遠征,負責後勤的火頭兵們就專門負責給他們攤煎餅,隨處生火,一塊鐵板就能開搞,方便又美味,還管飽。
當然,李智雲自己吃完後覺得口感一般般,可是和軍糧相比,那絕對是人間美味。
要知道,當年李智雲帶兵打仗的時候,最缺糧的時候,甚至吃的食物裡面還有稻殼、沙子、小石子。
稍微好一點,無非是鹹菜配白飯。
別以為這個時代軍糧多麼好,實際上差得很。
不過話說回來,能吃上一口飽飯,那就算是成功了,要什麼人間美食。
回長安的時候,李智雲掀開車簾,看見百姓們推著糞車,滿臉歡喜的回家。
眼下長安的大糞,那絕對算是寶貝。百姓們嚐到施肥的甜頭以後更是趨之若鶩,甚至還有人搞出來高低大糞的區別。
比如,皇宮的大糞,那就是最好的大糞,沾著天子貴氣。
次一等的就是國公府的大糞,沾著大臣們的智慧氣。
再次一等的就是豪商大糞,多少沾著銅臭味。
不管怎麼說,長安現在可以拍著胸脯說自己是天下一等一的超級文明城市。
除卻規模上遜色洛陽皇宮,其他都很厲害。
除卻唐人,那些來長安行商的各地商賈,無比驚歎一句,“長安首善之地也!”
至於那些番邦商賈,看見長安城,看見那綠化帶,看見那滿地的水泥路,就差沒跪在地上,放聲高呼一句,“聖皇可汗陛下,吾祖宗是也!”
沒辦法,大唐太厲害,吊打周邊番邦。
慕強是人類不可避免的事情。
如同那些歸附大唐的草原部族,他們來長安的時候,各個部門瘋狂塞錢,就為了拿一張大唐身份證。
可惜,大唐身份證不好拿,很難拿。
唐人眼高於頂,根本看不起這些被自家皇帝陛下當成牲畜用的蠻子。
關內的百姓,看見那些番邦人,少不了一頓冷嘲熱諷。地痞流氓更是時不時打秋風,拿點好處費。
什麼,你不想給?
你不給試試看,看看官府到底是幫自家人還是幫你們這些蠻子。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