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第一步就被柴紹兵馬堵死。
這往後還怎麼打?
便在此時,斥候來報。
“都督,梓州刺史夏侯端率軍進駐劍門!”
“什麼!”李孝常瞪著大眼,一口氣提不上來,氣血翻湧,竟吐出一口鮮血。
“夏侯端,他不在梓州,怎麼會出現在劍門?”
昏迷前,李孝常意識到,自己這次起兵,朝廷很可能早有準備。
利州之地,地形崎嶇,訊息傳遞要稍微慢一點。
相比較而言,滑州這邊的訊息快一步傳到李智雲手中。
黃君漢、程咬金、李君羨,三路大軍已經包圍白馬,不日可取杜才幹首級。
放下信件,李智雲有些惆悵。
傻子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他始終想不明白,李孝常也好,杜才幹也罷,他們哪裡來的信心,以一州之狹地,抗全國之兵。
智障嗎?
捷報一封又一封傳給李智雲,但他卻想了三天三夜也想不通,他們為什麼敢造反。
“殿下,長孫安業已經在押送途中,此人要如何處置?”薛收問道。
李智雲從漆盤中取出一顆果子放進嘴裡,想了想,說道:“薛國公勞苦功高,為我大唐定國,立下汗馬功勞,不可不問他的意見。”
聞言,薛收嘴角一勾,“殿下說的極是。”
薛國公府。
長孫順德看完手中捷報,目光落在對面男子身上。
“杜參軍此來,只為告訴我滑州平叛之事嗎?”
杜淹喝完一口茶水,搖頭,言道:“殿下體恤薛國公,是故想就長孫安業一事,詢問薛國公意見。”
詢問?
長孫順德暗自冷笑,怕是警告吧。
“長孫安業雖是我族人,但他謀反,乃是大罪,我自是聽從朝廷安排。”
雖然長孫順德和長孫安業一個姓,一家人,但其實隔的也挺遠,基本上沒什麼往來。
尤其,是在秦王死後。
長孫順德這廝年輕的時候不想去高句麗送死,果斷逃避,躲在太原,追隨李淵造反。
這人懂得趨利避害。
杜淹點頭道:“難得薛國公深明大義,下官一定告訴楚王殿下。不過,下官來時,殿下告訴下官,滑州、利州、衛州,三州叛亂平定之後,殿下會一起決定李孝常等人的處罰,在此之前,只要薛國公有求,殿下一定會體諒國公。”
“如此,替我多謝殿下美意。”
“好說。”
送走杜淹,長孫順德沒來得及休息,便碰上了找上門的秦王妃。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