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雲看向剩下的四個相國。
裴寂埋著腦袋,一言不發,沒有李淵支援的他就是個弟弟。在楚王獲得監國聖旨之後,他在政事堂就被另外三個人擠兌到牆角去了。
陳叔達沉吟道:“此番空缺之位,還真是不少,大理寺、太常寺、司農寺、京兆尹、還有一些衛府軍職。”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相國之位。
裴矩笑著道:“殿下不妨說出人選,臣等為殿下參詳一二。”
聞言,李智雲點頭,言道:“京兆尹,本王打算以獨孤懷恩出任,他為長安令之時,恪守本分,多有功績,做事老持穩重,應當可以勝任此職。”
獨孤氏麼,看樣子楚王和獨孤氏有聯絡。
裴矩道:“臣也認為可以。”
楊恭仁和陳叔達自無不可。
“裴相,你覺得呢?”李智雲問裴寂。
裴寂道:“殿下做主就是了,老臣的意見可有可無,殿下大可不必理會。”
跟老子耍小性子?
李智雲冷叱,“裴相,你為父皇所重,又為大唐相國,更是晉陽元從功臣,值此多事之秋,你當為眾臣表率,為大唐出謀劃策才是。”
裴寂呵呵道:“老臣說的話,殿下聽嗎?”
“本王若是不聽,裴相不妨去告訴父皇。”
裴寂當即拱手,“老臣告辭。”
說完,他起身徑直離去。
見狀,陳叔達怒道:“這個裴寂,目無尊上,實在可惡!”
“算了。”李智雲道:“隨他去吧。”
楊恭仁擔心道:“可聖人那邊,殿下要如何交代呢?”
“交代?”李智雲呵呵一笑,“不管那些,先議眼下之事吧。”
三人面面相覷,只能道了聲是。
李智雲倒是希望裴寂弄出點事情出來,不然,他還沒借口呢。
用了一個時辰左右,總算把事情大體確定下來。
獨孤懷恩出任京兆尹,長安令由薛元敬擔任。魏徵出任檢校大理寺卿。薛收出任檢校司農卿,杜如晦出任檢校太常卿。左威衛大將軍由秦瓊出任,右威衛大將軍由尉遲恭出任。
至於右金吾衛大將軍則由李智雲兼領。
凡官職前加檢校二字,都屬於非正式拜授官職,但有權行使該事職,相當於代理官職。
本來,李智雲想一步到位,直接把杜如晦等人安插在各寺,但是想了想還是決定緩一步。
先讓他們代理官職,以後再直接轉正,這樣也能讓朝臣們少說閒話。
至於軍方,李智雲直接決定,不需要和裴矩等人商議。軍隊方面,他是不允許別人插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