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萬年行宮謀反訊息傳出,霎時間震動朝野。有人驚詫太子和齊王居然敢謀反弒君,有人則暗自垂淚嘆息。
因為太子死了,齊王瘋了,那麼這長安剩下的那個皇子,唯一成年的皇子,唯一有軍功傍身且平亂立下大功的皇子, 只剩下楚王!
雖說楚王不是嫡子,只是庶子,可現在嫡子死掉兩個,剩下的那個也參與了謀反,將來太子之位是誰的,肉眼可見。
誰也不會想到,那個在立國之初被人看不起, 甚至於嘲諷不諳世事的楚王,有朝一日, 會極有可能成為太子,乃至於將來登基!
這不是沒可能的,眾臣都知道皇帝李淵經歷這次的太子和齊王謀反一事,飽受打擊,再加上皇帝原本就年事已高,他還能撐多少年?
就算皇帝能挺過來,再活個十年,等其他的庶出皇子們都長大,那也沒用了。
因為楚王現在是大唐軍方第一人,在朝中也有深厚根基。那些將來長成的皇子,如何會是楚王的對手?
更關鍵的是,有太子前車之鑑在前,誰知道楚王會不會效仿大哥呢?
現在這長安,誰又能制衡楚王呢?
答案是沒有!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幾日後,在李淵狀態漸漸穩定後, 李智雲下令, 返回長安。
路上, 左右衛的將士們押送著東宮的幕僚。一輛輛囚車一個接著一個, 裡面坐著的,都曾是太子的心腹。
韋挺、王珪、盧赤松、鄭善果等等等。
這些人之所以活著,那是因為他們是文官,造反這種事情只能武將來,因此他們在後方免遭屠戮。
但活著,有時候比死更痛苦。
似韋挺,自幼和李建成相善,現在李建成謀反失敗,他如何能坦然對待。
其餘的王珪和盧赤松則是心有淒涼。
支援太子上位,他們這次毫無疑問是投錯注了。
而鄭善果更是不用多說,太子妃出身滎陽鄭氏,他們早已和東宮捆綁在一起。
眼下太子失敗,楚王能不清算他麼?
韋思齊馭馬在側,目光落在韋挺身上。他們都是京兆韋氏出身,雖說雙方差了一輩,又不同支,但畢竟還是同族人。
見韋挺心灰意冷,韋思齊輕聲道:“楚王殿下素來宅心仁厚, 只要你坦白一切, 他不會要你性命。”
聞言,韋挺撇他一眼,沒搭理這個侄子。
韋思齊只是好心提一嘴,見韋挺不接受自己好意,他也沒有在意,只是淡然走開。
歷史上韋挺也是個老倒黴蛋,他妹妹嫁給前隋齊王楊暕,死無葬身之地。他自己長女嫁給唐朝齊王李祐,結果李祐後來謀反被殺。下令殺李祐的,是他老子李世民。
不過李祐只能說不該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歷史上這哥們外公是陰世師,他不僅殺了‘李智雲’,還命人挖老李家祖墳。
至於這個世界的李祐,已經和他媽一起領盒飯了。
縱觀隋唐之初,封齊王的皇子,沒一個是正常人。前隋楊暕,唐朝李元吉,李祐,都是如此。
可能,這就是北齊那群神經病留下的詛咒。
而在另一邊,裴矩看著囚車中的王珪,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旋即緩緩放下窗簾。
他現在有理由高興,因為他為自己老辣的眼光感到高興。
若是當初他真的聽從王珪的勸,投靠李建成,現在他只怕哭都沒地方去哭吧。
想到這裡,他笑了笑,像只年邁勝利的老狐狸。
眾生百態不一而足,若東宮階下囚們是心灰意冷,惶恐不安,那麼神策府文武臣子們則是興高采烈。
雖然,太子和齊王謀反,他們不應該高興,可想到將來,他們又忍不住高興。
“叔寶,咱們以後真的能躺著吃飯了。”程咬金一手抓著韁繩,一手握拳,顯得相當高興。
“你收斂一點。”秦瓊提醒道:“這一路上,你嘴巴就沒合上過,小心得罪聖人。”
雖然他也很高興,但也不能在外面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