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建成坐下後,李淵道:“元吉傳來訊息,萬年縣的陵墓營造漸入尾聲,朕打算去送二郎最後一程,你去不去?”
“兒臣身為兄長,當為二弟善後,兒臣願意。”
他本就是打算這麼做的,現在父皇要求,他正好順坡下驢。
“好啊,你能顧念兄弟之情,朕很高興。”李淵接著道:“等這次回來,朕就下旨,讓你返回朝堂。”
“謝父皇,兒臣一定不辜負父皇深恩厚望。”李建成壓抑心裡的高興,沉著的回答。
緊跟著,李淵又說道:“此番竇抗去相,楊恭仁和陳叔達都以為楚王可入政事堂,你覺得呢?”
什麼,楊恭仁,陳叔達?
他們什麼時候和楚王攪合在一起的?
想到這裡,李建成感到一股巨大的危機感在迫近他。誰特麼說楚王在朝中根基淺薄的,這是根基淺薄?
“啟稟父皇,兒臣久不參與朝政,此事只怕不好參詳。”
李淵道:“你就說說看,智雲能否擔當此職。”
他當然想說楚王不能擔當,但是想起現在的處境,李建成改口道:“兒臣以為,五弟文武雙全,應是可以。”
“嗯。”李淵很高興,說道:“你能這麼想,朕很高興,智雲雖然年輕,但是有才華,將來他必能為你助力。”
“是。”李建成眸色一緊。
聽見李淵這麼說,李建成就知道楚王入政事堂板上釘釘。這特麼和當初的秦王有什麼區別?
回到東宮,李建成坐立不安,現在楚王兵馬大權在手,還有楊恭仁和陳叔達支援,將來誰知道會成長到什麼地步?
秦王教訓在前,李建成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
“讓鄭善果來見孤!”
“遵命。”
一個時辰後,鄭善果來到東宮。
李建成將自己擔憂說出來,十分合鄭善果心意。
他說道:“殿下,雖然說楚王現在於朝中只有楊恭仁和陳叔達支援,但是隻要他野心持續膨脹,遲早有一日他會拉攏世家,他將來必成第二個秦王。”
“你說得對。”李建成贊同。
這是很明顯的道理,他豈會不懂。
“先前殿下說楚王沒有野心,後來楚王招募天策府舊人,我們知道楚王有野心。”鄭善果道:“後來又說,楚王在朝中根基淺薄,容易對付,但是這次楊恭仁和陳叔達卻冒了出來,誰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人支援楚王。
讓楚王繼續成長下去,他下一步就是拉攏世家了。殿下,時不我待,我們不能坐視楚王繼續這麼下去,否則他就是第二個秦王,而且有秦王之事在前,殿下如何敢保證,楚王不會鋌而走險呢?”
李建成瞬間沉默,拳頭捏得死死的。
楚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連續拉攏楊恭仁和陳叔達,甚至馬上就要入相,已經徹底讓他產生殺意。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