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大軍在三日內抵達恆州井陘,開始陸陸續續穿越山脈,進入幷州太原。
上一次劉武周南下,秦王支援太原,走的也是這一條路線。
對大唐來說,河北可以丟,但是太原絕對不能丟。
原因很簡單,幷州相當於大唐的北翼。如同漢中巴蜀是大唐的南翼一樣。
保住幷州,唐軍隨時能從太行八陘進軍,攻打河內和河北。從戰略地勢上來說,自幷州出兵攻打河北,可攻可守。
相反的,如果丟掉河東道,這就意味著失去北翼。到時候河北就算打下來也守不住,這是地形決定的。
同樣的道理,當初李孝恭和李靖之所以能那麼快的剿滅蕭銑,還是因為一部分的地形優勢。
巴蜀漢中在大唐手中,唐軍隨時可以出巴蜀,順流而下,直搗江陵。
此外,幷州太原是李唐龍興之地,政治地位向當於大唐北都,丟掉太原,對大唐朝臣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打擊,以及會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太原是北疆重鎮,一旦太原丟失,突厥兵馬長驅直入,直接威脅關中。
到那個時候,唐軍的戰場就得放在關內三輔地區。這是李淵以及唐臣們不能接受的。
是故,無論如何太原都不能丟。
這一次李智雲就算沒有打敗什缽苾,李淵也必然會讓他放棄河北支援太原。
而李智雲既然決定奪嫡,自然要把格局開啟。他不僅要支援太原,他還得想辦法儘量維持河北穩定。
目前而言,他做的還算過得去。
只是他也很清楚,這次若是讓頡利贏了,河北道、河東道,兩道之地,大半個北方,將會全部淪陷。
再加上秦王戰死,他肩上的擔子很重。
勒停戰馬,薛元敬立在矮坡上,看著井然有序進入山道的唐軍士兵默然不語。
“你在想什麼?”薛收騎馬來到他身邊。
薛元敬道:“我在想,大王為何不學太子和齊王。”
“什麼意思?”
“如果大王放緩行軍速度,是不是可以借頡利之手,再除掉太子和齊王呢?”
聞言,薛收詫異,旋即搖頭道:“不現實。”
“不現實?”薛元敬愕然,旋即道:“秦王都擋不住頡利,遑論太子和齊王。”
薛收道:“不是這個意思,你要明白,秦王不是輸給了頡利,他是輸給了自己人。而太子和齊王也不是秦王,他們沒有秦王的胸襟和氣量。
按你所說,大王拖慢行軍速度,等頡利殺死太子和齊王,那是不可能的。你要知道,太子和齊王不是秦王,他們不會在勝利無望的情況下繼續死守太原。
如果大王支援的慢了,太子和齊王見情況不對,很可能會直接放棄太原,逃回長安。到那個時候,我們孤軍留在幷州,會將自己置於險境。
而且,很有可能我們會走上秦王的老路。太子和齊王一旦放棄太原後撤,我們的後勤糧草會直接斷絕。”
說到這裡,薛收整理思緒,接著道:“更關鍵的是,就算頡利真的能殺掉太子和齊王,大王打敗了頡利,回京之後,事情也不好處理。因為到那個時候,所有人懷疑的物件就會變成大王。
聖人已經失去秦王,倘若再失去太子和齊王,你覺得,他會不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大王在背後主導呢?
更關鍵的是,到了那個時候,大王是朝中唯一擁有兵權且成年的皇子,一舉一動都會被朝臣注意。
而現在,大王在朝中的佈局還未完善,倉促之間舉事登基,後患無窮。”
聞言,薛元敬腦門上流下汗水。他意識到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