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突厥的裴矩、宇文士及、劉文靜、鄭元璹四人返回長安,他們剛回來,還未進宮面見聖人,便從朝廷接待他們的官員口中得知長安這段時日發生的大事。
竇威辭相!
這個訊息,對於裴矩、劉文靜、鄭元璹三人來說不可謂不重。
以裴矩的聰明,很快就透過竇氏私藏弓弩一案分析出一個大概的事件脈絡。雖然他不敢直接下定論,背後是聖人在控制事件走向,但是基本的懷疑還是有的。
劉文靜、鄭元璹二人則是單純的興奮高興。竇威離開政事堂回家養老,等同於秦王自斷一臂。太子少了這樣一位大敵,日後朝中再和秦王交鋒也能更加遊刃有餘。
至於宇文士及則沒有太多的想法,他交差之後也沒空關注這些流言蜚語。
對於他來說,沒什麼比勸媳婦回家更重要。在面見李淵,交代出使突厥經過之後,宇文士及便出宮去見媳婦南陽公主。
關於他們四人的封賞,老李沒有在第一時間宣佈,而是暗示他們會在大朝上宣佈。
裴矩自然是不在乎這個,他在前隋時就是重臣,不在乎這麼點時間。
劉文靜已經是相國,很清楚自己不會在職位上有升遷的可能,只是期待這次能封個高爵。
而鄭元璹則對封賞沒什麼期待,因為他明白,自己這次的功勞頂多抵消他在南陽戰敗的過失。
相比較自己的封賞,他們更在乎空缺出來的相國之位。
東宮。
劉文靜和鄭元璹歸來,李建成為他們辦了一場慶功酒宴。
吃飽喝足,一眾幕僚聚集在東宮議事廳。
“殿下,這次竇威離開朝堂是我們的絕好機會,絕對不能放過這樣的機會!”劉文靜眸中閃爍精光。
雖然這次竇氏栽跟頭有點詭異,但是在東宮幕僚分析完後,卻同時保持沉默。
因為韋挺、王珪、鄭善果幾人已經看明白,這件事情的背後只怕是有聖人的影子。
雖然如此,但竇威告老回家,對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機會。細枝末節的東西,不必細究。
李建成頷首,勢在必得道:“這一次,孤一定要拿下那個位置!”
上一次讓陳叔達入相,導致他在政事堂被秦王系擠壓的有點慘,這一次,他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必須拿下空缺出來的相位!
韋挺問道:“殿下準備推舉誰入相?”
“自然是李綱。”李建成毫不猶豫的說。
李綱是禮部尚書、太子詹事,既有資歷,同樣也是他的自己人。
王珪蹙眉,猶豫道:“殿下,上次李尚書入相失敗,這一次再度入相,只怕難度不小。”
“此言差矣。”劉文靜不認同王珪的話。
於是,王珪問道:“敢問劉相有何高見?”
劉文靜眸光閃爍,分析道:“這次竇威辭相一事絕非表面那般簡單,有上一次陳叔達的事情,聖人這次絕不會再讓秦王得逞,所以老夫認定,秦王這次推舉的人絕難入相。而竇氏遭到聖人打壓,未嘗沒有聖人警告秦王的意味。所以這一次,秦王那邊不足為慮。”
李建成道:“劉相所言不錯,秦王的人這次沒有多少機會,但是我們要小心他狗急跳牆,破壞我們的計劃。”
李淵明晃晃打壓竇氏的舉動,他們豈會看不出來。趕走一個竇威,李淵絕對不會再允許另一個秦王系的人入相。
“臣等明白。”眾人抱拳。
王珪張張嘴,咬牙道:“殿下,其實裴公也可以。”
裴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