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咄苾對處羅南下中原的戰略非常支援。但是他對處羅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策略非常鄙視。
儘管咄苾沒有讀過書,但是他也不傻,知道南方一旦出現一個統一的帝國將會對突厥帶來怎樣的災難。
參考幾十年前的隋朝。
除此之外,南方溫潤的氣候,廣袤的土地,都是突厥牧民最好的放牧之地。
咄苾大哥始畢可汗在位的時候,曾經提出一個構想。將來若是能打下中原,那就用漢人耕地,突厥人放牧,這樣完美的相容兩大民族。
對此,咄苾深為贊同。
只可惜,始畢可汗死了,二哥處羅可汗在咄苾眼裡是個沙雕。
因為處羅對中原的策略十分愚蠢。
在咄苾看來,要麼就直接扶持一個勢力,要麼就不要扶持勢力。像現在這樣,一下子扶持梁師都、劉武周、竇建德三方勢力,突厥再大的家底也不夠分散的。
此外,他還聽說處羅在和洛陽王世充合作。
這在咄苾看來,處羅完全是在瞎幾把亂搞。
這次他被處羅派過來幫助竇建德,根本就沒有把精銳兵馬帶過來相助,只帶了兩萬兵馬。因為在咄苾看來,竇建德不是能成事的人。
事實如他所料,儘管一開始竇建德取得不小的勝利,但是當唐朝的李世民率軍抵達的時候,取得的優勢全部吐了出去。現在更是被逼迫退回河北,完全就是廢物。
不過無所謂了,咄苾心裡沒把扶持竇建德當一回事,自然不會為竇建德的失敗感到痛心。
他縱容突厥騎兵劫掠漢民,乃是故意為之,就是要不斷消耗河北的力量,為將來突厥南下做準備。
原本他是賺的,直到他被竇建德背叛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不賺。
不久前竇建德讓部將範願和董康買率軍進攻李世民,請求他在側翼襲擊。
他沒有多想便答應了,但是戰爭爆發之後,竇建德自己率領大部隊逃了,而範願和董康買也先後撤退。
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唐軍已經把目標放在僅存的突厥人身上。
由此,最後演變成咄苾一人面對唐軍。
兵力差距如此懸殊,咄苾如何能勝。
數日苦戰,突厥騎兵損失慘重,被迫後撤。
但唐軍緊追而上,雙方一路打一路追,讓咄苾吃了一個大虧。
無奈之下,咄苾只能全力逃奔,不打算反擊。
其實呢,李世民也沒打算一直追殺突厥人。因為他的步軍跟不上騎兵速度,糧草輜重也跟不上。因此追殺一兩日後,便果斷放棄。
咄苾吃此大虧,自是不打算繼續留在中原,不過他發誓將來要給竇建德教訓。
趕走突厥人,李世民便將目光全面聚集在竇建德身上。他要趁著這個機會,一舉剿滅竇建德!
且說咄苾,數十日狂奔,終於在九月末返回草原,見到了二哥處羅可汗。
“竇建德出賣了我,讓突厥勇士損失慘重,這就是你支援的傀儡!”咄苾憤怒的說。
失敗這種事情他完全可以接受,但是他接受不了自己被漢人出賣,尤其是這個人之前還像條狗一樣像他搖尾乞憐。
處羅人高馬大,長得粗狂奔放。
他安慰道:“咄苾,我的弟弟,冷靜一點。將來我會親自擰下竇建德的腦袋給你賠罪。但是現在,不是追究他的時候。”
“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