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的想法還是太簡單了,李建成反對從關中直接派遣兵馬過去支援李世民,就是擔心這次李世民再度立下功勞,便能乘機吃下更多的兵馬。
而竇威和竇抗則既想讓秦王獨攬破竇建德的大功,又想讓秦王的兵馬增加。
但是李淵技高一籌,起復李叔良,由他率軍去支援秦王。如此一來,破竇建德的功勞還是秦王的,但是兵馬卻是李叔良的。
這個解決方案,太子自然滿意。而竇威和竇抗雖然有心反對起復李叔良,但也無可奈何。
東宮。
劉文靜笑著道:“陛下到底還是偏向殿下的。”
“未必。”李建成捏著茶盞,眼眸深邃,“父皇在敲打竇氏,同樣也是在敲打孤。長平王戰敗南陽,時間如此之短便再度起復,反觀李瑗卻依舊閉門在府。哼!”
聞言,劉文靜開解道:“殿下,長平王畢竟是宗室,得陛下聖心也是理所應當。”
廢話,李瑗難道不是宗室?
“孤知道這些,孤現在煩惱的也不是長平王。”
“殿下的意思是?”
“竇氏。”李建成抿嘴,說道:“還有一個陳叔達。”
政事堂六相,和秦王走近的居然有三個,這讓他怎麼能安心。
在旁,王珪低聲道:“殿下的擔心,屬下也是十分清楚,只是要謀劃竇氏,還需謹慎。”
竇氏不是小門小戶,身為關隴家族代表,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關隴家族的態度。對他們動手,稍有不慎,便會毀於一旦,甚至還會沾惹大麻煩。
當初獨孤震辭相,那是李淵親自動得手。
“其實我倒是覺得,現在是對付竇氏最好的機會。”鄭善果淡然的說。
李建成問道:“你有辦法?”
鄭善果道:“殿下知道竇氏和陳叔達偏向秦王,陛下定然也知曉這一點。此時,秦王出征在外,這正是我們的機會。”
所以,你特麼的辦法呢?
李建成問道:“你有什麼辦法嗎?”
鄭善果一頓,訕笑道:“慢慢想,總會有的。”
李建成:“......”
韋挺勸道:“殿下,此時大唐應當上下一心,一致對外。殿下若在此時謀劃竇氏,陛下那邊一旦知曉,只怕不好解釋。”
劉文靜搖頭否定,“不然,其實隨著梁師都被擊敗,潼關危機解除,剩下的竇建德翻不起什麼浪花。待長平王支援到位,秦王攻破竇建德也不過是旦夕之間。而一旦秦王攜大勝而歸,我們再想要謀劃竇氏,便是難上加難。”
聞言,眾人皆是一默。劉文靜說的是事實,無法反駁。
韋挺嘆道:“這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若想要動竇氏,必要過政事堂。陳叔達、竇抗、竇威,三人互通往來,絕沒有那麼好下手。而且還有一個搖擺不定的蕭瑀,同樣也是如此。”
雖然他不反對眾人的意思,但他覺得這個時候不是動手的好時機。
李建成現在也有點猶豫,因為韋挺和劉文靜說的都有道理。一時之間,不好選擇。
見狀,劉文靜說道:“方才鄭兄說的一點很有道理,政事堂三位相國偏向秦王,陛下定然也知曉這一點。或許,我們可以藉此機會提醒一下陛下。”
聞言,李建成眼眸一亮,“你的意思是,借父皇之手?”
劉文靜頷首。
九月,長平王抵達相州。
此前,當李世民得知梁師都和王世充先後被朝廷擊退的時候,他非常的高興。當他知道父皇要派兵支援自己的時候,他更是高興。但是當他看見李叔良的時候,突然就沒那麼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