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端著一個盤子站起身道:“你隨我來。”
陳阿水便是隨著牛頓來到了新改造的廠房中,廠房裡已經安裝了九臺趕製的機器。
他們來到其中一臺機器前,牛頓掀起了機器上的一個鐵框,將手裡木盤中的活字一個一個的放入了機器上的一個平臺的凹槽中。
牛頓大概放了二十幾個活字,他把掀起的鐵框壓了下去,取了一個刷子蘸了蘸楊一號早已研製好的墨水,輕輕的刷在了活字上。
“紙。”牛頓對陳阿水道。
陳阿水忙是從旁邊的紙盤中取了一張紙遞給了牛頓,只見牛頓將那張紙放在了鐵框之上,之後便將鐵框上已經裝好的滾子壓在了紙上。
隨著滾子走完一個行程,牛頓再次掀開那個鐵框,將紙張取下遞給了陳阿水。
“這是天下第一張用活字印刷的作品,大寧泰安二十七年五月。”陳阿水輕輕讀了出來。
讀完後他抬起頭看向牛頓道:“這和原來的雕版印刷好像也差不多啊。”
“那是因為你看到的只是結果,你也知道雕版印刷最費時的工序是刻版。”一個聲音在兩人背後響起。
兩人回頭望去就見朱庭隆帶著元信已經來到了廠房中。
“公子,你來了。”陳阿水拱手道。
朱庭隆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這臺印刷機的優勢就在這些小小的活字上。”
“以往的時候印刷前要進行刻版,當一本書的價值殆盡,印重新整理書時要重新刻版而舊的版就作廢了,這不僅低效還非常的浪費。”
“現在我們的印刷流程就變成了活字排版,校訂,印刷,印新書的時候活字可以重複利用而且排版速度比刻版的速度快得多。”
陳阿水這次徹底明白了朱庭隆的意思:“那也就是說我一次性鑄出各種大小字型的活字來,以後就只需要根據書去排列即可。”
“沒錯,就是這樣。陳老闆再也不用擔心工匠不夠用了,以後你只需要養少數刻模工匠即可,至於其他人都可以轉為排版工、校訂工、印刷工和封裝工了。”朱庭隆進一步解釋道。
“之前你說的時候我有些雲裡霧裡,不過我相信朱公子一定不會讓我失望,今天看著這些活字和這臺機器一下子就都明白了。”陳阿水捻著自己的小鬍子笑道。
“今天這是造了多少活字?”朱庭隆指了指那木盤裡的鉛活字。
牛頓回答道:“一共是三萬個,分了十套。”
“這是我們第一批活字,以後我們還可以更加的精益化,總結出哪些字使用率更高,可以多做一些,使用率低的就可以少一些,字型特別的可以少一些,常用字型的多一些。”
陳阿水叫著旁邊的夥計道:“快快記下來。”
朱庭隆擺了擺手道:“那倒不必,你們要相信工匠們的智慧,不用多久他們就都悟到了。哎,我們的專案經理呢?”
陳阿水道:“他在鑄字廠那邊盯著呢,公子,這專案制是真的好啊,我老陳當個甩手掌櫃就行了,趙經理全部給我弄好。”
“看出來了,你看你最近都胖了。”朱庭隆拍了拍陳阿水的肚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