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在網路上引起的巨大爭議,李傑並不在乎,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他不強求。
畢竟在網路不健全的環境中,作家如果一生的寫作都在讚歌中,沒被爭議過,那也是不可思議的事。
從來就沒有不偏不倚的讀者,是人就有觀點和感情傾向。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口味不同,評價不同,很正常。
但是如果存在爭議,就表明這本書有著爭議的價值,至少不是一般的小白文。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即便在前世地球也是飽受爭議,但是越有爭議,這本書就越火......
這兩天李傑除了穩定更新《子彈》以外,其餘全部的時間都在尋找門店中。
沒錯,李傑想開一家美食店,類似於深夜食堂的感覺。
前世作為殺手的他,閒暇時最喜歡的就是美食,而當年安倍夜郎在雜誌上連載的治癒系漫畫《深夜食堂》,足足影響了一代人,包括李傑。
沒有大魚大肉,全是簡單的家常小菜;沒有大悲大喜,卻是地道人間煙火的氣息。
在這家深夜食堂,每個夜晚都有溫情故事上演:一臉兇相中年大叔,命運多舛當紅歌星,外表冷酷的帶頭大哥,醉生夢死的舞臺女郎……
特殊的風格和懷念的味道,招來了不少的客人。大家喝著小酒,吃著自己鍾情的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憊,談論著遇到的趣事,或是獨自品味憂愁。
在食物的香氣裡,在深夜特有的幽靜和食堂內的嫋嫋暖意間,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來。有悲有喜,暗合著食物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盡在這四方食堂間。
這些溫情動人的市井故事,都在大都市巷弄裡一個從深夜開始營業的食堂上演,每個故事都配著簡單美味的家常菜,時而溫馨時而憂愁,不僅散發料理的香氣,也洋溢著最質樸的人情味,總讓人看著熱淚盈眶。
李傑喜歡這慢節奏的生活,那些走進店裡的小人物。儘管俗事纏身,自帶煩惱,只有在深夜食堂,才會卸下防禦,吃上一頓自己喜歡的食物來慰藉孤獨的心靈。
同樣的,那些店裡的客人們,彼此尊重,不刺探不嘲笑,對陌生人的遭遇給予關懷和建議,好吃的靈魂總會在一個地方相遇相知。
食物本身滿足了味蕾的享受,身體的需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美食是一種情感的延伸,可以是愛情,親情。
尤其有了曦兒以後,李傑最看中就是這難得的親情,他更想把全天下的美食都做給曦兒吃。
至於開店的啟動資金,李傑絲毫不擔心,畢竟《子彈》已經火了,要不了幾天他就可以收到稿費了。
租了一輛汽車,李傑花了兩天時間將附近的小區逛了一圈,最終看上了一個在大學城附近正要轉讓的店鋪。
這個店鋪其實有點偏僻,也有一點荒涼。
雖然是地處三所大學的交匯處,但畢竟遠離市中心,再加上距離宿舍區有點遠,除了來上課的一些學生,剩下的就是在附近公園裡約會的男女了。
不過,李傑看上這裡,也是喜歡它的安靜、偏僻。
夜幕籠罩下的城市霓虹閃爍,在城市某個不起眼的角落,充滿溫情的深夜食堂悄然開張.....
要那麼繁華幹嘛?他可不喜歡開一間自己都忙不過來的深夜食堂。
最好的情況就是一天十來個客人,三兩個常客,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等著深夜覓食的人。
至於賺不賺錢他不在乎,這世界中的一些人,不也會做一些自己喜歡,並不怎麼掙錢甚至清貧的事,關鍵在於李傑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