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臨淵向皇帝要了8百鑽石龍勇士突擊隊、5千山越突擊隊作為私兵,帶回領地。
近戰部隊1萬餘人、弓箭部隊2千餘人、攻城霹靂部隊5千餘人,共1萬8千人歸還給朝廷,迴歸原建制。
安臨淵回到領地。領地已經開始興盛。雲天下城已經修建了10道城牆,城中已經有2百萬畝農田山林,定居有百萬黔首。
安臨淵著手訓練1萬個小五行陣,打算在1年的時間裡,將這1萬個小五行陣訓練成為一個藍拳巨陣,攻守兼備。
“南蠻族群眾多。”安臨淵陷入了沉思。
“共工之母祝融居南蠻之地,蚩尤同族的夸父也居南蠻之地,還有遷居南蠻之地的九黎族群。那是一個比東夷族群構成還要複雜得多、強大得多的族群。”
安臨淵久久不能理出頭緒。
“東夷祖地在東邊海底。由於祖地已經沉入海底,無法承載文明發展,已經喪失了底蘊。”
“南蠻祖地也在海底,但是南蠻之地比東夷之地廣闊十倍以上,承載的文明底蘊還在。雖然沃野少,但分散在高山丘陵之間的零散農田一直承載著遠古文明,延續至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可小覷。”
“只是該如何下手?”
安臨淵眉頭緊鎖。
“南蠻先祖是神農氏。神農氏遠古流傳,文明傳承了數十萬年,綿延不絕。主體佔據了中土之地,入主天下。”
“中土之地,擁有極廣闊的沃野。據神農氏史書記載,治下沃野最廣闊時,達到1千餘萬平方公里,南北長1萬餘公里,東西寬1千餘公里,皆連線成一片,是一個極為廣闊無邊的大沃野。”
“1千餘萬平方公里皆是大平原,其上河流眾多,綿延萬里獨自入海的大江大河有8條。數十萬年間,氣候溫潤,風調雨順的年代是神農氏興旺發展的時代,控制的疆土擴張到近1億平方公里。”
“中土、南蠻、東夷、北狄之地盡屬神農氏。”
安臨淵總算理出了頭緒。
東夷、南蠻原來和中土一樣都同屬神農氏,只是在本朝才開始分治。位於東夷、南蠻的族群由於廣袤的沃野被大海吞沒,喪失了文明發展資源,而控制了中土的族群則未受影響,所以獨自發展壯大起來。
隨著數千年來中土一支獨大,本朝皇帝開始想著恢復神農氏曾經的輝煌,一統天下。
在安臨淵沒有出現在朝堂之上之前,本朝征伐四方的大軍屢敗屢戰,白白消耗了大量的軍力,財力,人力,物力,無法征伐下四方領土。
安臨淵的出現給本朝皇帝帶來了曙光。
“看來皇帝是賴上我了。征伐完東夷就馬上讓我征伐南蠻。征服了南蠻,估計就會讓我征伐北狄和西戎。”
“不把四方平定了,皇帝不會讓我馬放南山的。”
安臨淵思考到這裡,已經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了。
“替皇帝征伐四方!”
“何為俠義?除暴安良?扶弱濟貧?”
安臨淵又陷入了自責思考。
“我替朝廷征伐四方,必定引發刀兵。自古刀兵最是無情。凡是動刀兵的地方,赤地千里,百姓無存。若有大城,則城滅;若有興盛人口,則人滅;若有大國,則大國亡;若是眾多小國,則小國不存。”
“刀兵起,俠義滅;刀兵過,俠義現。亂世,黔首朝不保夕,日日捱餓,才需要俠義;盛世,人人安定,又何須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