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年十月十一日
吉省,春城。
上午九時左右,獨立守備第1大隊的援軍,趕到了南嶺附近的袁家窩棚。
讓小河原中佐感覺欣慰的是,兩個中隊的日軍剛剛抵達,第4聯隊第2大隊,就端出熱騰騰的食物來。
獨立守備第1大隊是凌晨被叫醒,六點左右登車,一路趕到長春後,又匆匆增援而來,早已飢腸轆轆。見到第4聯隊如此貼心,小河原本來那種身為援兵的施捨心態,不知不覺淡了很多,與黑石武城交談時候,也就少了一股子傲氣。
一邊就著稀粥鹹菜大口吃饅頭,一邊聽黑石武城介紹作戰經過,吃到一半,小河原就皺起眉來,這南嶺兵營的奉軍有古怪啊。
照以往日軍的經驗,華國軍隊上了戰場,一旦出現潰退,那就是一潰千里,根本談不到什麼韌性,更不要說戰敗潰退後,重新整編再次投入反攻。
按說,黑石武城率兵突入南嶺兵營,連續擊潰了兩個營之後,接下來,就理所應當的是順勢突破炮兵3營,就算奉軍派來援軍,也擋不住潰兵衝擊,不會對日軍產生威脅。
這已經是大優的勝勢,黑石大隊竟然稀裡糊塗輸掉,也真真奇怪了。
還有,奉軍不是一直對上司唯命是從麼,怎麼戰場意識如此敏銳,區區一兩個小時功夫,就下定決心派出援軍了?
這可是和日軍正面開戰,按照小河原的印象裡,這種極為敏感的事件,奉軍是要一層層向上彙報,吉省那位張輔帥都不可能下這個決心,必須要那位年輕副總司令親自拍板才算數。
一兩個小時,怕是都不夠來往公文電報時間吧,什麼時候奉軍決策如此神速了?
小河原中佐感覺棘手了,事情比他來增援前還要糟糕。當即,他停下早餐,攤開地圖與黑石武城商議起來。
十時左右,重新整備齊全的日軍回到南嶺兵營附近。
考究之前作戰失利原因,小河原與黑石經過磋商,將這次打擊目標放在奉軍671團,只要擊潰了671團,以炮19團孱弱的戰鬥力,將是獨木難支,輕而易舉就能拿下。
不久前就曾交戰,再玩什麼偷襲就是開玩笑,加上小河原大隊這次趕來增援,帶來了黑石急需的步兵炮。是以,兩個大隊日軍先建立炮兵陣地,同時,藉助高粱地掩護,步兵悄悄接近南大營。
與此同時,小河原大隊的步兵炮開始轟擊奉軍671團的營房,試圖摧毀671團的防禦,同時掩飾步兵的前進。
按照小河原與黑石的約定,黑石大隊負責從西側進攻671團的營房。
聽著頭頂不時劃過的炮彈,在高粱地中一路潛行,黑石大隊接近到南大營四百米距離時,終於被警戒的奉軍發現。
此時的奉軍,在馬明遠的提醒下,已經用最快速度,在重要方向搶修起防禦工事。發現日軍後,奉軍搶先開火。
一時間,步槍、機關槍、步兵炮、迫擊炮齊射,打的日軍極為狼狽,尤其黑石大隊本就缺乏重武器,之前更將僅有的兩挺重機槍丟掉,此時只能依靠十幾挺輕機槍,還有二十具擲彈筒勉強提供火力支援。
按照黑石的部署,以第5中隊從左側,第7中隊從右側,迂迴包抄蜂聚你的防禦工事,在西側院牆下匯合。
但此時的黑石大隊,在奉軍火力打擊下,根本抬不起頭來,迂迴進攻的戰術機動頗有些力不從心。
見戰事艱難,黑石武城也是豁出去了,如果此戰再沒能取勝,他的軍旅生涯怕是要到頭,是以,抽出指揮劍,狠狠向前一劈:
“衝鋒!”
板載!
論單兵素質,這些留守的日軍老兵要遠勝奉軍,聽到軍令,黑石大隊士兵毫無懼色,迎著橫飛的槍炮射擊,毅然向前發起衝鋒。
這些日軍嚎叫著,有如野獸般直挺挺衝上去,那股威勢令奉軍也為之失神,甚至有人身體發顫,想起了當初郭松齡反奉時,戰無不勝的郭部,在關東軍面前一個衝鋒就被打垮的往事來。
只有數百米距離,前方雖然是槍林彈雨,在黑石大隊神勇的“豬突”衝鋒下,很快衝出高粱地,跨過一兩百米,眼看前方就是奉軍671團的西側圍牆。
看著進展順利,黑石武城嘴角微微翹起,感覺雪恥在望。
誰知,一個突然出現的情況,打斷了黑石武城的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