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得謝謝你啊!”阿雲說。
“我的家鄉叫礁山村,家家戶戶都做猴魁,你去看看,我給你搭搭橋。你看怎樣?”
“好。那怎麼去?”
“你早早休息,明天下午,我給你安排。”
“上午不能去嗎?”阿雲想趕時間。
“不能。那裡每天只有一趟車,上午從村裡出來,下午回去。”
“哦。”阿雲明白了。
“你明天上午出去轉轉,看看,中午回來,我給你安排。”
“好。”既來之則安之,阿雲打了個招呼,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阿雲在路邊吃了早點,信步溜達去了。看到前邊有一座塔樓,一時興起,就走過去看看。
六角樓原是鎮守月彎河風水的村口亭,配有鎖橋、鑰橋各1座,並有鐵鏈和石樁栓鎖。明代萬曆年間(1573—1619),崔憲按參加北京皇宮修建的太平藝師畢昌帶回的圖樣捐資修建,八角;17塊青石浮雕則出於青陽—藝師之手。因毀於火,明崇禎四年(1631),崔應兆重建,改為六角,俗稱“六角樓”。清嘉慶八年(1803)、光緒八年(1882)、民國初年均重修。
1981年、2001年安徽省文物局和黃山區人民政府撥款大修。1984年7月黃山市(原太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後又轉到汽車站、茶葉市場,等轉回賓館已近中午。
看到阿雲回來,丁老闆站起來和阿雲打招呼,然後對身邊的小夥子說:“阿明,這就是我和你說的帶人採茶的雲老闆。”
“雲老闆好!”小夥子站起來和阿雲握手說。
“下午,你帶老闆過去,各家轉轉。”
“好,一定辦到。”
阿雲坐車到了樵山村,已經六點多了。山裡黑的早,阿雲就在丁老師家吃了飯。
阿明和丁老師說了回話,兩個人就一起出去了。大約有個把小時,兩個人帶了八九個人回來了。
“他們這幾家都作猴魁,需要工人。”丁老師對阿雲說。
幾個人就問今年怎麼叫人?然後大家就在一起議論,然後和阿雲協商,最後打成了協議。
“老闆,黃山美不美?”
“當然美了。”
“你給俺介紹介紹黃山吧?”張萍央求說。
“這需要說好長時間啊!要不咱們今晚就不睡了?”
“我們都聽老闆的,你說咋著就咋著。”張萍堅定地說。
阿雲怪異地一笑,出了口長氣,然後說:“黃山的美,真是三天三夜說不完。這黃山咱先不說,我給你們說說咱們要去採茶的樵山村。”
樵山村位於新明鄉東北部,距鄉政府15公里,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座落在高山之中,東與涇縣接壤,南、西、北分別與新明村、三合村相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樵山村2008年在村級規模調整中與原曙光村合併。
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土壤結構,形成了樵山村獨特的物產資源.全村共轄13個村民組、1268人。境內擁有視為“人間仙境”的樵山神仙洞、太平湖曙光半島等旅遊資源;天然香榧林1000餘畝,年均產量25000公斤,年均產值400多萬元,近年結合退耕還林工程又拓展香榧幼林800餘畝;全村茶園面積1750畝,年產量17500公斤,年產值800餘萬元;毛竹林500畝,另外還有檀皮、藥材等特色產業。茶葉和香榧是全村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12年前,樵山村與外界維繫只有一條崎嶇險峻的山道,外面的客商進不來,村裡的農產品出不去。
說起了樵山村,我就想起了《桃花源記》這篇文章,這個樵山村就像那個桃花源。進了村子,不僅山美,水美……
轉眼白茶採摘結束,阿雲租了一輛車,先拉上車山塢的工人,到潛龍橋又拉上臨安莫干山的工人,然後浩浩蕩蕩地開到了新明樵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