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的教室裡,馮老師正在領讀英語課文。這是二(三班教室。
“好了,大家再自讀兩遍,注意聲調。”馮老師在教室裡巡迴,不時在一個個同學旁邊停下來,糾正學生的讀音。
三樓九(二班教室。
李老師正在講《重力》一章。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要表示一個力,我們必須知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也就是要知道力的三要素。”
“重力,是力的一種,那麼要表示物體所受到的重力,就也得知道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那麼。力的作用點在哪裡啊?”李老師邊講邊畫。
“就在這裡,這裡,看清楚沒有?這是物體的什麼地方?”
“重心。”有學生答到。
“對,就是重心,重心!記住,只能是重心。”同學們頻頻點頭。
“不論是什麼物體,大的,小的,圓的,扁的,木製的,鋼鑄的。他們的重心都是重心。知道了嗎?”
“知道了!”學生們齊聲回答,聲音響亮。
“好。”
“再來說重力的方向。”李老師接著說。
阿雲從教學樓上下來,回到辦公室,心裡盤算,要對全校教師進行一場教材教法過關,讓教師們,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向教研要質量。
教導處王英迅速組織大家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教法大討論,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同時進行常規教學檢查,從備講批輔考的各個環節抓起,把提升教學質量作為當前工作的核心。
對於語文教師的作文課,要求必須有“下水”作文,讓學生可以借鑑。
學校領導班子,深入教學一線,聽課後評講,當堂測試檢查教育質量。
一段時間,學校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鑽研業務提高質量”成了教師們工作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