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你奶奶個腿,老子現在就去把這地方佔了。
很久以後他才知道,把基地建得這麼遠的地方,是多麼的正確的決定。
主意一定,他便召集了隊伍裡幾個貴族,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跟隨胥餘跑路的貴族共有五家,家主分別是景如松、琴應、南宮修、康候、魯啟。
五人本來便以胥餘馬首是瞻,對他在渤海邊發明出可以在雪地上飛速行走的爬犁,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哪有不從的道理。
隊伍在原地休息了一天,第二天胥餘便指揮眾人伐木,重新制作爬犁。
他們這支隊伍原本有五百騎兵,加上原本的三百來輛馬車,共有八百多匹馬。
八百多架爬犁,乘坐五千人綽綽有餘。
之前用馬車改造的爬犁只是權宜之計,車轅的造型並不適合。
此時重新伐取大木,讓隊伍中的木匠們切削平整,用火炙烤,使一頭彎曲,就造出比較合格的爬犁了。
至於耐不耐用,則不在考慮的範圍。此時的東北到處都是森林,如果在路上損壞了散架了什麼的,隨時可以就地取材,再造新的。
花了大約一週時間,攜帶的糧食吃得差不多了,爬犁也造好了。
胥餘帶著爬犁大軍,沿著海岸線行走,沿途捕捉海魚為食。
碰到狍子,梅花鹿,甚至黑熊,東北虎啥的,仗著人多勢眾,也都一律獵取,剝下它們的毛皮取暖。
此時的東北大地杳無人跡,動物絕少見人,捕捉起來並不費事。
大約一週後,胥餘的隊伍抵達丹東。
之後便是沿著鴨綠江溯游而上,在長白山轉道圖們江,整整走了兩個月,終於抵達目的地,海參崴。
看著這片富饒的平原,胥餘心情激盪,他動情地說道:“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我們商民是玄鳥的後裔,玄鳥是不死的,它會在灰燼裡重生。大商也是不會滅亡的,因為我們還在。從今以後,這片土地,便是我們商人新的家園。”
景如松等人紛紛跪下,施以九拜之禮。
“大王,給這片土地取個名字吧。”
“玄鳥庇佑,讓我們能夠平安到達這裡。這片土地……就叫做平安邑吧!”
這一年是商朝滅亡後的第二年,胥餘在平安邑登基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