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這個包餛飩和包餃子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我教你。”紀琬做一步,二嫂就跟著學一步,一下子,一個小巧的元寶就做出來了,可愛的很。
二嫂放在手掌上看了看,“這個包法還真是頭一回見,蠻可愛的,像個金元寶。”
“對,這個餛飩就是元寶的樣子,討個吉利。”紀琬沒一會就已經做了五六個了。
一個上午,三個人都在做餛飩,韭菜太多了,平時也吃不完。長了一茬,又長一茬,晚上二嫂出去賣燒烤,韭菜也不會賣到脫銷的地步。
家裡也有別的菜,不可能天天吃韭菜的。
韭菜雞蛋豬油渣餡,吃過的人絕對忘不了,尤其是二嫂的和的麵糰,很勁道,特別好。
二哥的擀皮技術,也是越發的爐火純青,每張皮都是不厚不薄的,剛剛好。
“二嫂,我先拿幾個竹簍子,去娘那幾個老姐妹家送送。”紀琬準備直接送生的,想吃的時候就煮一點,家家戶戶誰還沒點存水。
“成,我接著包。”
紀琬裝了很多的餛飩,就在院子離喊著陳荷,她不認識那些個鄰居住在哪,只能讓自家老孃領路。
“娘,我和二哥二嫂包了餛飩,給你小姐妹送點。”紀琬分了兩個竹簍子過去,總共四個。
陳荷看了看小小的元寶餛飩,“還挺新奇的,咱們走吧!”
花了十幾分鍾送完,每個老阿姨都拉著幾萬,一個勁的誇獎,從長相,誇到孝順,接著就是事業。
給她誇的,出門的時候都有些飄。
接下來,紀琬拿了兩個竹簍子裝上餛飩,上面蓋了一層白布,連同著已經做好的一批都放進地窖,現在還沒到時間呢!
而且還有一大盆的餡,還得再做一會。
紀琬從灶上拿了一個籃子,放上了四層餛飩,每一層都蓋上一塊白布,這一籃子要送到陳再仁的家裡,她們家是有冰箱的,不怕送多了吃不完。
現在二嫂做的餛飩已經很是嫻熟,紀琬開始在一旁做小籠包,這種全是肉的當然不可能送人,不然陳荷都會罵她敗家玩意兒的。
剁餡真的是最累的事情,紀琬每次右手提著菜刀,左手叉著腰,乒乒乓乓的,聲音都很大。
麵糰還有很多,因為擔心不夠,二嫂還揉了好多。
二哥現在是包子皮和餛飩皮得一起弄了,索性二嫂的速度還不是很快。
這次包了很多個包子,灶房裡的一張桌子上都鋪滿了小籠包,紀琬隨便找了一個乾淨的籃子,裝了四五層的小籠包。
“大嫂我去一趟陳書記的家,他養傷回家後,我就沒見過他了,正好今天做的多,帶點去看看他。”紀琬手裡拎著兩個籃子就出門了,說實在的,是有些重量在裡頭的。
二嫂應了一聲後,紀琬還把地窖裡冰著的兩個竹簍子拿了出來,正好順路送到店裡給店裡兩個工人,就是劉曉梅和那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大家都叫她張姐。
“大哥這是給張姐還有劉曉梅的,中午讓他們帶把餛飩回去,跟餃子一個煮法。等會早點回家吃餛飩,這個還得趁熱吃。”紀琬把兩個竹簍子遞了過去,重死了,走了一路,手都要脫力了。
“行,我曉得了。”
下一站,陳再仁的家。
步行了十幾分鍾,紀琬汗都出來了,不過走的都是陰頭裡,手上的吃食倒是沒什麼問題。
到了陳再仁家,一看就知道都在家,門口的車子,還停在那呢!
紀琬敲了敲門後,就在門口等著了,沒過一會蘇璐就穿著一身青綠色的旗袍,出來開門
錦繡旗袍,簇花藍底,韻味幽深。
“蘇姐,你可真漂亮,這旗袍穿的,顯身材。”紀琬的小嘴就跟抹了蜜一樣,但她沒說錯,這點呢很漂亮,尤其是蘇璐的那種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