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已經準備好午飯了。
“娘,快點來吃飯,二伯母做了炒臘肉。”二寶老遠就看見紀琬,牽著她就進門。
炒臘肉還是紀琬傳授給二嫂的,二嫂還是有點天賦在身上的,一學就會了。
二哥吃了三個肉包子,沒想到居然幹了三碗飯,這是饕餮嗎?咋這麼能吃。
“一,二,三……”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陳荷手裡牢牢地捏著有些皺的紙幣。
七零八碎的分分角角,加起來五塊整。
“一天都五塊,我和你爹還有你哥一天上工都賺不了這麼多錢。”陳荷數了五六次,確定了錢,拿出兩塊,分給兩家,“這是給你們的,剩下的我收著,攢起來換個大房子。”
大嫂擺了擺手,一口拒絕,“娘,咱們一家人,不搞那些虛頭八腦的。”
“就是啊,咱們又不分家,搞這一出幹啥?娘,你趕緊收回去。”二嫂把面前的一塊錢重新推了回去。
陳荷向來是說一不二的人,“你們就放心拿著,身為咱們老紀家的兒媳婦,咋能口袋裡一點錢都沒有,而且你們也有了孩子,到時候也要為孩子想想。”
這麼一說,大嫂和二嫂也就欣然就收了錢,孩子出生以後要的花費的也不低。
下午,大嫂和二嫂一直在跟著紀琬學做豬肉脯,製作簡單,只要注意火候,就能做的很好吃。
“小妹,沒想到這個豬肉脯還真的蠻簡單的。”二嫂吃著自己做的豬肉脯,得瑟的沒邊。
“就是你這個火候還需要在久一點,太嫩了也不好,差不多要在多烤個五分鐘就醒了。”
紀琬把上次山裡摘得橡子拿了出來。
櫟樹果實也叫橡子,一回來就剝好曬著了。
現在已經完全乾透,只需要水漂脫澀。
“小妹,你弄這個果子乾啥?這玩意可是又澀又苦。”二嫂對這個是印象深刻,小的時候誤食,被這苦澀味弄得夠嗆。
紀琬把曬乾的橡子,倒入大缸,挑了兩桶水,讓它繼續泡著,去澀。
“二嫂,那是你們不會做,橡子能做很多,尤其是橡子豆腐,特別好吃。”
“那我可得嚐嚐,小妹,我們倆幫你。”
……
一下午忙活著,做了二十斤的豬肉脯。
“明天一定能賣光。”陳荷臨睡前的最後一句話。
大清早,紀琬就帶著大哥出門了。
每次賣貨,兩個人就夠了,下次就是大哥和二哥兩個人出來擺攤。
一到鎮上,紀琬去交了攤位費,還是和昨天一樣的攤子。
帶著大哥去的時候,攤位上已經圍著幾人。
“攤主,你可來了,我們在這等了十幾分鍾了。”一看就知道是豬肉脯的忠實粉絲。
“是啊!昨天被我家孩子煩的,頭都炸了,就怪我買的少。”
“你們的豬肉脯到底放了什麼?咱們老是讓人吃不夠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