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雙方都不願意再拖下去,所以這第三場能力之比,也是很快開始了進行。
可這能力,如何評比?
卻是一個大問題。
這一切便都取決於李世民的出題了。
還是和之前一樣,雙方各自選出參賽之人,隨後李世民出題,兩人進行比拼,最後由文武百官綜合評判,李世民拿主意,房玄齡宣告結果。
盧寬這邊所派出來的乃是宋國公蕭瑀長子蕭銳。
說實話,蕭銳性格溫和,仁慈,而又沉穩,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人才。
只是蕭瑀的政治立場決定了蕭銳的圈子,他也只能同盧俊一行人為伍。
在辭退學員一事上,一同與盧俊一起為逍遙子所辭退。
但是臨行前,林休還是送了蕭銳幾卷書籍,讓他好好攻讀。
對於這個學生,實際上林休也是有些可惜的。
這並不是一個心情頑劣的學生,只是雙方的立場不同,林休雖有愛才之心,但也只能以幾卷書相贈。
若是那蕭銳真有那份心,憑藉著這幾卷書,也能夠有所作為。
而蕭銳自己,實際上是不願意來當這個代表的。
畢竟逍遙子先生待自己不薄。
當初的教誨之恩,他還銘記於心。
但奈何立場如此,他不好推辭,也不能推辭。
因為一旦自己這麼做了,父親可能就會面臨一些詰難。
雖說以他當朝宰相的身份,這都可以去克服,但作為人子,怎能為父添憂?
天地君親師,親位於師之前,即便內心糾纏,但蕭銳最終還是站到了臺上。
“蕭師弟,別來無礙。”
“長孫兄!”
這次盛唐書院一方,上臺的不是別人,正是林休的得意弟子長孫衝!
相對於前兩場比試,這一場的火藥味卻是淡了不少。
李世民見兩人準備妥當,當即宣佈了比試的內容。
這一場比試比拼的乃是能力,所以李世民實際上很早便將內容定下來了。
只不過按住不表,直到雙方就位,這才將內容提出來:
“這一場乃是比試的最後一關,你二人也各自代表著盛唐書院逍遙子以及被辭退的生員。”